兩岸軍方部署的地面防空火力密度之高舉世罕見,又各自擁有300架以上、具備完整視距外接戰能力的全天候戰機,數量均名列全球前5名之內,且兩岸政府仍繼續分向美俄洽購大量高價尖端武器系統。馬總統向美國承諾,未來國防預算不會少於GDP3%,呼籲美國盡速批准多項金額龐大的軍事採購案,對美國表態交心不言可喻。這與兩岸間政商往來熱絡氣氛對照,顯得十分弔詭。
台海曾淪為強權殺戮實驗場
在冷戰對峙形勢下,兩岸曾分別成為美蘇兩強的區域代理人。在軍工複合體主導下的國防與外交政策下,美蘇兩強提供大批武器給兩岸,除了鞏固政治影響力外,更便於消化大量過剩軍火。一如韓戰、越戰、印巴戰爭、以阿戰爭等,台海成為兩強測試新武器威力的殺戮實驗場。
八二三砲戰期間,我國空軍在美軍默許之下,在九二四溫州灣空戰中,首次使用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擊落共軍戰機,人類空戰史從此進入導彈化時代新紀元。次年10月,共軍將前蘇聯的第一代地對空飛彈 SA-2首度應用於實戰,在北京近郊擊落我國空軍飛行員王英欽駕駛的美製高空長程偵察機。
終止兩岸軍備競賽刻不容緩
兵者凶也,無知與隔閡更是仇恨對立的根源,希望兩岸的政軍領導層,有化干戈為玉帛、化刀劍為鋤犁的宏觀遠見。北京當政者應有仁者以大事小的自信寬容,台灣當政者也要有智者以小事大的政治智慧,善用台灣軟性影響力,爭取對岸民眾對台灣民主體制與多元文化的認同。
國共內戰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思想是無法用武力壓制消滅的,且讓時間逐步化解政治對立與誤解仇恨,讓台海空域真正成為兩岸人民相互往來與和平溝通的天橋。兩岸間宜從事良性的制度競爭,切莫浪費民眾血汗錢在永無止境的軍備競賽,別用人民的生命財產與血淚,肥了強國軍工複合體的荷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