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週公佈的第三季GDP成長率,由第一季的6.1%、第二季的7.9%,又大幅提升至8.9%,顯示復甦的熱度有加溫的傾向。從細項來看,大陸政府投資這一項,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關鍵,累計中國今年1至9月的基礎建設投資較去年同期增加52.6%,其中鐵路增加87.5%,公路增加50.7%,不動產開發增加17.7%,顯示在這波復甦中,政府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但在亮麗的GDP數據背後,中國的出口數據和去年相較,1至9月份的出口額仍衰退21.3%,進口額亦減少20.4%,減幅和8月份相較雖有縮小,但衰退的數據,顯示全球要回到金融風暴發生前的經濟水平,仍需要一段時間。
富邦投信認為,中國政府除了積極維持經濟成長外,對於資產泡沫的發生也持續進行關注,尤其上海A股從年初以來的漲幅高達70%,在全球股市漲幅名列前茅,更加深政策性調控的決心,因此才會有緊縮銀根的言論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產生。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上,鋼鐵、水泥等產業是發改會重點管理的產業,主要為中國境內有過多的鋼鐵、水泥業者。部份業者由於規模較小,生產效率不佳,在產品的品質及對於環境污染的防治上出現較多的漏洞,因此想利用這波景氣的復甦進行整頓。但對於國內的業者而言,反而是一項利多,在不具競爭力的廠商退出後,供給和需求之間將趨向平衡,隨著國際經濟情勢的回穩,水泥、鋼鐵業者將逐步邁向產業循環的復甦期。
富邦投信指出,自10月份以來,台股的漲勢有鈍化的跡象,主要是因為股價漲多後,投資人風險意識升高,因此暫時觀望企業的獲利表現是否有跟上股價的漲幅。但今年以來,部份類股的漲幅遠落後於大盤走勢,如水泥、鋼鐵類股從年初以來至10月23日止,漲幅僅分別為33.9%、41.3%,但同一時間大盤漲幅達66.6%,漲幅落後原因,主要為這些產業循環特性明確的族群,其營運恢復的力道落後於其餘類股。但當景氣開始明確向上時,這部份族群的漲升動能將十分可觀,因此建議投資人以FB發達基金,分散佈局這些族群,一次享有中國概念、產業循環向上的題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