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巴西,立刻讓人想到陽光下的足球、森巴、嘉年華,愛樂人一定還會強調在沙灘上走來走去的伊帕內瑪女孩,而了解狀況的,可能還會再加上一堆社會問題和大麻。
這個人口逼近2億大關的世界第5大國,至今依然有10%的文盲率;識字人口中,大約也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人會去買書。這樣的現狀其來有自,尤其是幾世紀以來的奴隸制度和政治動盪,導致舉國上下忽視基礎教育,6年國民義務教育遲至90年代才開始實施。
不過,90年代也是巴西政治鬆綁的年代,中小型出版社風起雲湧,造就了一批企圖旺盛的新生代出版人。過去10年,巴西出版業年年維持10%的成長,金磚之說絕非浪得虛名。根據「巴西書會」(Camara Brasileira do Livro)所公布的資料,去年就有530家公司共出版51,129種圖書,總值達33億巴西幣(約609億台幣),出版量比2007年暴增13.3%,平均閱讀量也從2007年的1.8本飆升到3.7本。這波閱讀潮,從辦得越來越火的「圖書雙年展」(Bienal do Livro),就可以窺出端倪。
其實里約和聖保羅都有「雙年展」,只是時間上錯開來,等於兩個城市輪流主辦每年的全國書展。今年的里約雙年展甫於9月中旬舉行,10天展期吸引了60萬人次,平均每人抱了6本書回家。儘管參展書商大多仍是自家人或鄰邦客,不過書展也越來越成為民眾的掃書周年慶,政府更大方發給每個學童約合台幣230元的圖書消費券,誠意十足。巴西政府可算是世界上最海派的圖書買家,吸收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出版品,去年的「治書費」就花了約163億台幣的公帑,魄力令人艷羨。
就圖書內容而言,巴西讀者也展露了他們樂天而實際的好奇,形形色色的生活實用書各擅勝場。新書一刷通常只有3000本,對2億人口而言顯然少得可憐,不過專門出版宗教書籍的新頌出版社,平均每本書都有上萬冊的銷售實力。既是歌手又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法比歐‧吉‧美魯神父(Padre Fabio de Melo),去年出版自傳《誰把我偷走了?》(Quem me roubou de mim?),即狂賣40萬冊。旗下擁有1000多種書目的Senac出版社,專精食譜、旅遊、流行等圖文書,今年也靠著幾本食譜大發利市,還大膽引進了美國廚藝協會的《專業廚師》,訂價高達3400元台幣,不能不謂之為豪舉。
童書市場又是另一塊大餅。美女作家賀布薩斯(Thalita Reboucas)就靠著寫給青少年的實用系列手冊,擄獲少男少女的心。她在書展會場一現身,立刻引起青春書迷的尖叫和推擠,宛如巨星降臨。專事兒童與青少年教學的Cortez出版社,出了23本介紹巴西各邦首邑的圖文書,市場反應積極,賣了23萬本。Palla出版的《聖‧希庇里阿努》(Sao Cipriano),講述這位聖人如何墮入魔道,雖然是台幣1200元的精裝本,照樣每年常銷2萬冊。
在文學方面,保羅‧科爾賀雖然寫出了葡文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巴西也大賣特賣,不過文壇卻不怎麼領情。一般評論都認為他的文字粗糙,反倒是轉譯成他種語言時被譯者美化不少,狠一點的還說他的作品根本就是勵志文叢。去年6月,厚達630頁的科爾賀傳記《魔法師》(O Mago)出版,喧騰一時。書中除了披露科爾賀早年進出精神病院、同性戀、嗑藥等勁爆內容之外,作者莫哈依斯(Fernando Morais)也質疑,2002年科爾賀入選為「巴西文藝學院」成員,是因為學院相中科爾賀無嗣,希望他百年之後能把遺作留給學院。
此外,翻譯作品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去年便佔了12.6%。企鵝出版社也已正式進駐巴西,將和當地的文藝公司(Companhia das Letras)合作,預計明年開始推出一系列企鵝古典文庫的葡萄牙文譯本…。儘管一切才剛要起步,但也許有朝一日,巴西真會成為藝評大師兼出版人羅巴度(Monteiro Lobato)所期許的:一個人與書的國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