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

形式內容的緊密結合,一支樂隊的衝鋒,在黑人樂風的滋養下,崔健的音樂表達徹底走向成熟的體現。後來遇見的音樂人,一說起崔健多半會提到它。

後八九時代剛剛來臨,被打懵的文化界沒有回過神的,商品社會的暖風緩緩拂動社會的根基,崔健的搖滾樂聽起來更像搖滾樂本身,它所保持的進攻性,正是有賴於音樂本身所生長出的力量。〈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裡的古箏前奏和隨後的電吉他,可視作崔健在中西融合方面的一個標誌。這個問題在全球化時代沒有過時,而且也沒有幾個人像崔健一樣把它解決好。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青春洋溢,勢不可擋,中西合璧,一錘定音。奠定了搖滾樂在中國所具有的樂觀人文主義精神的起點。

此前崔健作為歌手出版的流行民謠《浪子歸》,算不得數。但是《新長征》裡還是聽得到西北風對他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崔健能在當時贏得一個極為廣泛的歌迷群體。

比起北島的〈我不相信〉,崔健的〈一無所有〉的影響力更為廣闊,重要的是,它可以喚醒身體,儘管精神在八○年代被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一無所有」、「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這種精闢的口語隱喻,他的歌詞一開始就具有風格化的高度。

#崔健 #社會 #搖滾樂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