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經營 大陸走自己的路
高爾夫在西方國家算是大眾都可以接受的運動,業餘愛好者也很多。不過,在大陸情況卻不同,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將高爾夫視為洪水猛獸。如果高爾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那麼一切都可能改變,至少專屬於成功人士的「貴族運動」的印象至少會改觀。高爾夫進入大陸之後,經營的方式並不全然移植來自西方。而是以結合房地產、旅遊、餐飲休閒等行業,形成了涵蓋球場、會所、酒店、餐飲、賣場、娛樂、行銷、房產、園林、旅遊等產業模式。這和西方國家專營在球場和和比賽有很大的不同。
以大陸目前最大也最具知名度的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為例,擁有由12位高球巨星設計的12個世界級球場,整座山頭和馬路都為球場而開設,除了在大陸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辦得到。
球場會員證 身分、權利象徵
一張個人會員證,價值接近200萬人民幣,更是難以想像。會員的組合幾乎囊括了財經界、體育界、時尚界、娛樂界的人士,它已經成為身分,甚至權利的一種象徵。不過還有很便宜而且平民化的球場,這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更為明顯。甚至有許多球場還是由地方政府出面招商及出資。不久前才來台灣招商的陝西寶雞市,還先完成9個洞的球場,作為招商引資的條件之一。雖然大陸政府不鼓勵在改變環境之下再增建球場,但大陸球場卻不減反增。如果2016高爾夫正式成為奧運項目,高爾夫球運動在大陸的發展,將更難阻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