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台灣經濟結構問題,上週四由國安會策劃召開首次財經月報,總統馬英九率同副總統蕭萬長、國安會祕書長蘇起與會,行政院長吳敦義也率副院長朱立倫及財政部、經濟部、經建會及央行等財經部會首長出席。
經濟尚未完全復甦,不論加徵證所稅或能源稅,引發社會廣大爭議,據悉,馬英九在會中強調,若是良稅,好的政策有需要加稅,該課的時候還是要課,但必須經過政策週延舖陳,不能引發社會不必要恐慌。
在短期加稅有困難下,馬英九認為,國公有資產活化有很大努力空間,責成行政院應加強國公有資產活化,進行法規鬆綁,引進民間顧問專家協助規劃,所增加財政收入,拿來投入公共建設,創造更大經濟及就業效益。他希望財長李述德發揮在北市府財政局創造市庫的績效,為國庫籌措更多財源。
副總統蕭萬長也建議,未來可以放寬調高容積,為政府創造財政收入。朱立倫也指出,央行有3,000億美元外匯存底,每年繳庫近新台幣2,000億元,但國有財產帳面7.6兆元,繳庫卻不到100億元,即使連同出售土地不過200~300億元,生產力太低,他舉桃園經驗,建議應大力活化國有資產。
會中也有首長提出台灣民間不乏資金,爛頭寸很多,也有超額儲蓄,今年從海外匯回資金高達1.2兆元,多流竄至股市與房市,有必要引導到愛台12建設等資本固定形成民間直接投資,以帶動就業效果。
對容積調高建議,內政部營建署及多位政府高層認為,只要建立法規,合於都市計畫條件,在都市更新案或國家主導重大建設等適合標的,可調高容積或移轉容積作為獎勵,增加投資獲利能力及誘因。
李述德表示,國有財產活化機制明年可望啟動,國有財產開發基金預算編列44億元將開張運作,並委託專業顧問公司作專案管理,進行個案招商規劃及招標文件擬訂,國有土地靈活多元運用績效將會顯現。目前已在全省遴選適當大面積土地,設定地上權或與民間合作開發等,增加基金營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