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疾病,典型的症狀就是胃脘疼痛、噁心、反胃、嘔吐、打嗝,胸骨下灼熱感、胃酸過多、上腹部飽脹感、食慾減退等。本疾病有些病人尚有幽門螺旋菌感染,可以經西醫胃鏡檢查與X光確診,常常需要服藥一段時間後才能痊癒。不過卻很容易因為生活、飲食、工作上的不注意,病情再度復發,讓人很困擾。

中醫認為,本病是因為感受外邪;或是飲食不當,傷害脾胃;或因為精神緊張,肝氣犯胃;或因脾胃虛寒,種種病因造成胃失和降,胃之氣機不利,不通則痛,而治胃脘疼痛,心下痞滿,飲食阻滯,胃氣上逆等消化性潰瘍症狀,可用「加味養胃湯」。

「加味養胃湯」的藥膳源自於清代名醫葉天士的醫案中,其方劑組成為北沙蔘、麥門冬、冬桑葉、白扁豆、肥玉竹各三錢,狗尾草一兩,千年健、白茯苓、潞黨蔘各四錢,生甘草兩錢,以1,000毫升水,加入新鮮山藥、小排骨燉湯服用,素食者把小排骨改成百頁豆腐、素腐皮、素排骨等,可用來改善消化性潰瘍,保養脾胃。(和康中醫診所院長施建邦)

#排骨 #脾胃 #藥膳 #加味 #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