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務局長蕭丁訓兩周前訪巴,「巴拿馬運河委員會」營運副總裁百慕德茲親自冒雨撐傘陪同參觀水閘運作,給予接待正副元首或部長級待遇。廿三日晚腳裹石膏的副總統兼外長巴雷拉不僅借出外交部場地,還全程陪同八百餘位貴賓觀賞來自台南的「十鼓擊樂隊」表演。相較於陳水扁執政有求於人的時代,幾乎是天方夜譚。

台巴關係恢復正常有賴雙方平等來往的認知,上任不足四個月的馬丁內尼新政府仍然不脫老套的讓台灣停留在「凱子」時代,而台北對此似乎並無異議。上周馬丁內尼視察巴拿馬市東區醫院工程時,隻字不提台灣援助六億六千萬台幣的資金來源。

預訂十二月竣工延至明年三月,並未徵求我方同意。我國大使館不僅無權監工,甚至沒有陪同視察的資格。台灣提供巴拿馬農漁合作的成就和耗資億餘台幣整建的棒球場一樣,自然不會出現「台灣援建」字眼,刻意抹去台灣民眾的善意。

再以一位台僑的嚴重醫療誤診官司拖延長達十五年為例,大使館在接獲陳情後致函巴國司法單位詢問案件是否存在,巴方毫無例外的沒有隻字回應。多年來巴方要求台灣援建監獄和法院款項動輒數億台幣,我方照單全收完全忘卻手中籌碼,維護僑民權益自然也成為空談。

外交休兵十七個月後,我國在廿三日捐出兩千萬台幣等值支票援助擴建巴國外交部時,會有人記起台僑的陳年舊案嗎?期盼我國比照先進國家將援外與國家形象和僑民權益掛勾,或許仍言之過早。

#援建 #僑民 #巴拿馬 #馬丁內尼 #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