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學要設分校,還得報請教育部審理,樓地板面積、生師比都須符合規定才能招生。台大歷史系教授楊肅獻提出警訊,想吸引陸生不能短視近利,大陸生源雖多,但不見得會想到金門念書,大學學術能力是根本。金門技術學院或未來的金門大學要變成一流大學,金門才有變成「大學島」的可能。他說,如果金門有個「台大」,「大陸學生游都遊過來了!」
銘傳、高雄動作快 早有布局
因地理優勢,金門縣近年提出「大學島」構想,希望循「小三通」方式,讓金門先行招收陸生,並由當地立委與教育部、陸委會尋求修法的可能。金門縣政府更打算將原文化園區一三四公頃土地,以出租方式吸引台灣學校設分校,已有廿餘所學校表達意願,多數為技職與私立學校。
其中,高雄大學已取得舊國礎國小用地,近期動工興建校舍;銘傳大學十年前就在金門布局,以碩士在職專班作為前哨戰。
十萬陸生百億商機 帶動經濟
金門技術學院廿五日召開「金門高峰論壇」,邀請有關大學代表及相關代表共商「大學島」大計。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合作交流籌備處處長洪春祺表示,大陸每年有三百萬名學生,只有廿四萬人能夠取得學士證書,其他人都是台校的潛在招生來源。
對金門來說,若開放陸生,在便利的小三通航運加持下,至少可吸引十萬名陸生,為金門創造數百億商機。
銘傳大學金門校區行政處處長陳德昭表示,金門僑鄉的特色適合招收國際生、僑生。該校金門校區下周就舉辦動土典禮,最快民國一百年蓋好校舍,未來考慮讓所有大學部學生都到金門讀一年,之後再依興趣選擇不同的系所。
金門連年裁軍,戰士一個個走了,靠做阿兵哥生意的地方經濟面臨解構,縣府計畫以「大學島」文化產業帶動新一波經濟起飛。當地民眾有期待,但也擔心台灣的「大學」在金門設立的分校變成超迷你「小學」,不能帶來實質助益。
文教產業接受度高 民眾期待
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指出,目前約有廿所學校包括中山大學、高雄大學、義守大學和崑山科技、樹德科技大學在內,有意到金門探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以一名學生在金門的消費相當於三、四名軍人來看,推動文教產業肯定有經濟效益。推動「大學島」計畫鄉親接受度普遍較高,未來若能吸引對岸陸生前來就學,遠景相當有潛力。
目前,最早完成探路工作的銘傳大學,將於本月卅一日舉行金門臨時校區揭牌儀式和金沙鎮田墩校區動土典禮;高雄大學位於東洲村原「國礎小學」的高階經營管理班教學空間整建工程,也正在進行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