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春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先後在遼瀋、平津及淮海等三大戰役擊潰國軍,蔣介石被迫下野;積極部署轉戰台灣及大西南;抱定「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毛澤東則不顧史達林的反對,決心一舉拿下台灣,並於8月間向軍方下達「解放台灣」的任務,決定先進攻金門。
10月24日午夜,由葉飛統轄的共軍第28及29軍部隊從金門兩側發動攻擊,與駐守國軍展開激烈戰鬥,雙方一直打到27日上午10時,共歷時56個小時才結束。共軍五千餘人被擊斃,七千多人被俘,國軍大獲全勝,但也傷亡三千多人。
這場戰役,從戰術來說,是讓共軍嘗到了兩棲登陸作戰的困難。13天後發生的登步島戰役,共軍再敗,但解放軍很快從實戰中學習。到了1955年,華東軍區已能整合陸海空軍部隊,針對浙東沿海島嶼展開聯合登陸作戰,而在一江山戰役大獲全勝,迫使國軍自大陳島撤退。直到今天,儘管兩岸已經走向和平交流的新階段,但海峽天塹仍然是捍衛台灣安全的主要屏障。
從戰略上來講,古寧頭戰役的勝利,不但挽救了已然搖搖欲墜的國軍士氣,也增強蔣介石轉進台灣重頭再起的信心。幾個月後韓戰爆發,美軍第7艦隊協防台灣,一掃「白皮書」陰霾。至此兩岸分立格局確定,而金、馬則除了是國共交兵前線,也同時成為維繫兩岸不致完全斷裂的的紐帶。設無斯役,中國恐怕早已「統一」,也就不會有馬英九所說的兩岸制度競賽;但這種「統一」,即使是對大陸來說,都是不好的、不利的。
古寧頭戰役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後人在紀念、頌讚時,卻每每只記得高魁元、胡璉諸將的軍功,而忽略了真正的參戰主力其實是孫立人訓練出來的二○一師部隊。這當然是五○年代蔣政權炮製孫立人案留下的歷史後果,60年後的今天,應當記上一筆。
誠如馬英九總統談話所指出的,這場戰役不但開啟兩岸60年隔海分治的歷史格局,也讓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及政經制度,在全球冷戰的大環境及台海對峙的小環境中,各自進行劃時代的大實驗。過去60年來,兩岸都走過一段不平凡的歷史,今後如何記取古寧頭教訓,把兩岸從「殺戮戰場」轉變成「和平廣場」,是胡錦濤與馬英九這一代的兩岸領導人,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