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中國為數不多以汽車工業主導經濟發展的城市,《廣州市汽車工業總體發展綱要》中披露,到2020年廣州將實現每3個人1部小汽車的目標。2008年,即使在全球金融風暴的肆虐之下,廣州汽車產量已一舉躍進大陸第一把交椅,成為中國轎車生產的排頭兵。預計2009年廣州汽車產量將突破100萬輛大關,產值直衝2000億元人民幣。大力發展汽車工業與城市公路嚴重短缺的矛盾衝突,是廣州不同於京滬的永遠難解之謎。以汽車工業驅動經濟也讓廣州蒙上了未來發展的魔影:廣州每下10天雨,就超過8場是酸雨,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嚴重的「黑心肺」地區。
另方面,北京除了地鐵外,公路建設已完成了圍繞全市的二環到六環,正向著七環、八環飛奔而去,而華南平原最大城市廣州,只有唯一一條二環城市道路,三環、四環連影子也不見。加上地鐵載客量只占廣州公共交通載客量的30%,軌道里程只有116公里,而北京到2009年底就將通行地鐵300公里,難怪廣州交通擁擠30年不改。
為迎接2010年亞運會,近來廣州陸續啟動了81條主幹道的大中修工程,但一個大城市的宏觀戰略絕非一兩年內就能實現。由於工期比較集中,市中心區、尤其是天河區的交通擁擠情況加劇,成為市民近期熱議的話題,有網友甚至還編曲《廣州歡迎你》來表達無奈與不滿。廣州解決交通擁擠要有科學規畫,要有長遠眼光,更要將珠三角城市群納入總體布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