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就台灣與上海兩地交流提出3項建議,包括進一步推動兩地金融機構互設、進一步推動滬台金融產品創新合作,以及兩地在非監管類的金融合作先行。

他提出一項統計數據,在大陸投資的台商逾7.6萬家,總投資金額到860億美元以上;然而在金融服務方面,由於台灣金融機構能夠提供給台商的清算、信貸等金融服務卻相對不足。

另一方面,統計今年1至8月份,滬台出口貿易總額達136.82億美元。方星海指出,上海一直是台灣金融業西進大陸市場首選之一,目前50幾家台資金融機構在大陸設點的,就有25家是設立於上海。

他指出,上海正在加速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而台灣的金融業經歷10多年來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儘管規模不能與大陸的金融業相提並論,但相信加強滬台合作將有利雙方發展。

今年7月,中國開始實施人民幣跨境貿易清算業務試點;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福建省可進行新台幣現鈔與人民幣兌換業務,試點範圍擴大為所有中行網點,每天兌換等值上限為1萬美元。

方星海透露,自上海推出人民幣跨境貿易清算試點以來,目前已有15至16家企業開展此方面業務,未來也希望將試點業務範圍進一步推廣至台灣地區。

此外,有鑑於上海與台灣兩地經貿與人員往來日益廣泛,上海也一直在和監管申請,儘快讓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在上海能進行試點,相信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

據大陸金融圈消息透露,由於中國銀行目前在大陸的部分分行可進行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未來有計畫到台灣市場設點的大陸交通銀行,也積極想切入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業務領域。

至於新台幣與人民幣未來在上海若落實可全面兌換後,在約定一個清算匯率的問題上,則仍需視台灣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貨幣清算機制協議而定。台資金融人士分析,在兩岸銀行互設分行之前的一段時間,兩邊很有可能會透過香港分行,設定一個結清帳戶(clearing account)進行貨幣交割。

另一方面,在兩岸非監管類金融服務的合作先行,方星海指出,非監管類包括私募基金、創投等等相對自由,希望兩地在這方面更有更多突破。台灣現在是可以在大陸設全資創投公司,建議此類合作可盡快開展。

#兩地 #大陸 #新台幣 #金融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