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費方域在峰會中,發表「金融人才的國際流動和本土培養」的論文,據他介紹,目前上海擁有國際水準的金融人才僅約1萬人,還不及倫敦的十分之一。
從各國際金融城市比例來看,倫敦和紐約金融從業高級人才比例都在一成以上,但即使以最寬鬆的定義而言,擁有2,300萬多人口的上海,仍只有2.2%的人從事廣泛的金融業,保守估計最少需要100萬人從事金融業,非管理階層的金融業者還缺80萬人,管理階層者則差24.5萬人。
費方域表示,上海金融企業中持有國際執業資格的保險精算師、金融分析師等專業人員寥寥無幾,如在國際金融市場廣泛認可的註冊金融分析師未來3年需求量是3,000人,而上海目前只有30人。
上海市金融紀工委書記石琦表示,從中國加入WTO起,就面臨國內外、各行業對金融人才的爭奪,特別是外資銀行必將與國內銀行重點爭奪高級管理人才,上海缺乏業務經驗豐富、實際能力強、取得國際化職業資格的高級人才,已成為限制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一大劣勢,連香港都以35萬名金融專業人士,在人數和程度上遙遙領先上海。
據石琦介紹,上海市今年金融業增加值89.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2.2%,占全市GDP的12.8%,今年上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額列全球第三,股票市值列全球第四。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機構總數為91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資銀行、外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00多家各類外資和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匯聚上海,其中20家外資銀行將在中國境內的總部設在上海,約占全國外資法人銀行總數的三分之二,外資法人財產險公司和合資基金管理公司集中在上海,外資銀行、外資保險公司占當地市場份額,上海位列全國第一。
資金與資產管理業務類上,目前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資產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保險管理公司約占全國資產業的一半,QFII、QDII也占全國的一半,上海還吸引了境內外資金融中心入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