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縣府環保局十月中旬開始,開放大漢溪濕地供民眾體驗,為了增加體驗樂趣,自外面購買泥鰍放入濕地,讓民眾體驗「農家樂」,卻遭指控「造假」。
北縣環保局長鄧家基、新聞處長陳惠敏昨天召開記者會,出示活動現場錄影畫面,證明早已告知參加民眾,泥鰍為事前故意放入,不代表濕地孕育泥鰍,他們反批撰寫這篇新聞扭曲誣陷北縣府濕地活動。
鄧家基說,體驗活動一開始就由工作人員「明確告知」民眾,泥鰍非屬現地物種,只是讓大家重新體驗兒時「抓泥鰍」樂趣,接著當著民眾面前放置泥鰍,並放置隔板避免泥鰍跑太遠,待活動結束後,再將所有泥鰍撈起回收。
他說,泥鰍適應性很強,在湖泊、池塘、水溝、稻田等處都可生長,並非生態改善指標物種,不須透過放泥鰍,代表北縣濕地成果卓越,更沒有所謂「造假」,他質疑媒體明明知道來龍去脈,為何還要故意撰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