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卑南鄉初鹿村有大片的釋迦園,在滿是釋迦園山上,有間以陶藝創作為主的九鳥陶燒工作室,在原住民陶藝家阿亮的撮合下,陶藝與釋迦碰撞出美麗的火花。

阿亮說,農民修剪後的釋迦樹枝數量很驚人,這些樹枝隨意棄置影響環境衛生,他成立工作室以來,也一直想與當地產業相結合,利用在地素材,打造亮麗的陶藝天地。

因此,他與農民合作採「以物易物」方式,一只釋迦灰釉燒出來的陶藝碗,可以換一公斤的灰回來,「灰燼竟然也有人要」令農民感到不可思議。

結合當地產業 符合環保概念

阿亮說,如此一來,除了可以鼓勵農民以燃燒柴火取代瓦斯,做為生活所需以外,他也發現,採用釋迦灰釉燒出陶藝品,比用化學性的釉藥,可以節省兩個鐘頭的燒製過程,兩者都符合節能減碳的環保原則。

阿亮表示,取自大地釋迦灰燼本來有死亡象徵,成為釉彩後「起死回生」,在陶藝作品上呈現出溫潤、樸實的美麗色澤,展現出來的正是台東的生命力。

藝品質感特殊 登陸展現風華

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會,十月廿九日起在廈門展出四天,九鳥陶燒參展的作品除了「會說故事的杯子系列」之外,用釋迦灰釉製成風味獨特的杯子,也將展現不一樣的風華。

#農民 #陶藝品 #灰燼 #阿亮 #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