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內容是:「不管做了多少事,都得不到認可,諸位的公開貶抑,讓文建會更難做事。今天的官員,像古羅馬被丟進搏獅場的人,隨時面對迎面撲來的獅子。」
黃碧端還在簡訊中說:「廿四年來,文建會業務只增不減,員額從第一天八十八人,至今未曾增加。歷屆主委做的事,哪一件事我沒做,為什麼得不到認可?」
簡訊原本是黃碧端傳給文化界友人,卻被轉寄出去,變成二手傳播散布。
不過,黃碧端的不平心聲,顯然沒能讓立院裡頭的「獅子」立委們感同身受。趙麗雲質問,文建會有八十八人,含約聘人員共一三九人,文建會及其轄下機關加總起來,人數達一○九四人,趙麗雲認為,這樣的人數已經和業務繁雜的教育部不相上下。
面對自己的私人簡訊被當成質詢內容,黃碧端表情嚴肅,回應:「人少事繁,教育部如果把執行業務的人員加進去,遠遠不止教育部所呈報的數字。」會後黃碧端則表示:「我個人坦蕩蕩,簡訊是相當私人的,本來就不應該被拿來傳布。」
黃碧端指出,文建會本來是決策中心,組織演變的過程中衍生出其他單位,業務頻增加,「因應未來文化部的成立,屆時人力會再重新規畫與擴充,但文化部作業拖延,文建會的業務並不因此不增加,人力緊縮是事實。」
昨日答詢中,國民黨立委鄭金玲、吳育昇等人也質詢,文建會所屬機關當中還有十三個尚未被法制化,包括文資總管理處、國立台灣文學館等,目前都還是「黑機關」。雖然法案已送進立院待審,但顯然黃碧端不夠積極,未能催促趕緊排入議程,以致於延宕至今未能解決。
另外,為百年國慶做準備,文建會從明年十月國慶日開始起跑,編列預算一億兩千七百八十萬。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質疑,百年國慶是內政部主管,文建會不該做政治服務,而文建會編列這筆國慶預算,懷疑排擠表演藝術的補助預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