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八年下半年起,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四大行業收入「由旺轉弱」,影響上海全市財政收入增長。為此,上海市財政局的預算報告中,○九年上海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僅三九三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七年的四八一‧二九四億元,○八年的三九八‧一八四億元,皆顯得格外保守。
然而,今年九月底綠地集團以七二‧四五億元的價格,再度發威取得位於徐匯龍華路一九六○號的地塊(龍華地塊),成為繼華潤置地以三五‧二二億元拍下南翔兩塊地、「總價地王」中海地產以七○‧○六億元拍得長風地塊等後,榮登上海新地王。截至第三季,上海市政府在土地出讓上的收益已實現近五百億元。
上海市規畫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知情人士預測,「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推出商品房土地一八八公頃,實現二四二‧六五億元的土地出讓金,若下半年『井噴』式的土地供應,及『地王』頻出的局面得以延續的話,全年實現八百億以上的土地出讓金的收益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就在近日,上海市規畫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在其官網上公布,擬掛牌出讓包括浦東、普陀、閘北、楊浦、寶山、閔行、嘉定、松江、金山、奉賢、青浦、臨港新城(原南匯)等十二個地區,共四十幅居住類及商業辦公類土地,約三五五公頃國有建設用地。據悉,此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土地集中供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