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超指著兩人告訴記者,「他們先過來平潭看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後,再腰纏萬貫進來。」這句話,在大家的笑聲中得到了兩人的點頭默認。

許丕生和黃先生兩人是從金門坐泉金航線到晉江圍頭,然後到福州跟李雲超會合後,驅車來到平潭。

「我們那天來的時候,在福清等渡輪到平潭,塞了好一會兒,聽說是渡輪壞了,等了將近兩個小時,很不方便。所以說,橋真的要快一點建啊!」黃先生說,平潭空氣沒污染,跟金門很類似,如果發展旅遊業及物流業,很有發展空間。

記者問起,為什麼不到離金門更近的廈門去投資呢?黃先生表示,廈門的市場已經有點趨於飽和了,「現在,大陸的發展很快,如果不是比較稀少的東西,台灣有的,這邊也都有了。更不用說離台灣那麼近的廈門。」

跟黃先生一樣,許丕升也跟海打交道,到平潭這幾天,他覺得「平潭風有點大、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我想,「如果有在這邊做的話,也大概是集裝箱和海上運輸。」

55歲的黃先生和56歲的許丕升,在這個年紀來到平潭,他們看中的是這裏的發展前景,由此找尋事業的第二春。

#飽和 #廈門 #渡輪 #金門 #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