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糕餅品名有講究 17:472009/10/28 旺報 本報訊 Facebook Messenger Line Weibo Twitter Telegram 複製連結 台灣糕餅好吃,店名也有學問。網友無患子說,雖然現今台灣西點烘焙享負盛名,中華傳統文化卻在店名深深印痕。 Facebook Messenger Line Weibo Twitter Telegram 複製連結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他介紹說,餅的名稱在中國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唐朝,當時稱糕餅點心為果子,搭配茶吃時,稱為茶果。台灣傳承於此,如米製的點心,就稱之米果了。 台灣糕餅老闆們更是最愛使用軒、齋、珍、馨、記等古文字號,如林異香齋、裕珍馨、犁記、明香珍、雪花齋、鮮味珍等,都是沿用早期糕餅店鋪尾名作店名,並作為品牌,故網友們網購時,可根據這些來辨別。 #台灣糕餅 #店名 #台灣 #點心 也許您會感興趣 發表意見 留言規則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相關連結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新聞網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