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中國的社會保險,大家心中立刻會浮現出4個字「五險一金」。基本上,只要在中國設立公司(包括代表處)並雇用中國籍員工,企業及受雇員工都必須依照當地規定,每月繳費到社會保險局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至於是否每個中國籍的員工都可以參加工作當地的社保,基於中國幅員廣闊,且五險一金皆由地方單位管理,所以社保及住房公積金的規定會依各城市或地區而不同,以下說明事例如非中國大陸全國性的規定,將會以北京與上海標準為例。

以北京為例,對於在京工作的中國籍員工,雇主將根據其是否擁有北京市戶口(註1),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即針對北京市戶籍員工(包括辦理完成工作居住證的非北京市戶籍的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針對非北京市戶籍的員工繳納四險一金(即社會保險繳費項目中不包括生育保險)。在上海工作但沒有上海市戶口的員工(除辦理完成上海市居住證的員工以外),在2009年7月1日之前只能參加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上海市的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只包括工傷,住院醫療與日常醫藥費補貼及養老補貼。

台幹尚未強制加保

但自2009年7月1日以後,非上海市戶籍的員工,如年齡在45歲以下,同時具有中國大陸其他省市城鎮戶籍的員工,雇主也必須按照上海市當地標準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對於45歲以下,但屬於其他省市非城鎮戶口的員工,在符合一定技術職稱條件以後,可與其雇主商議是否繳納社會保險。

而在大陸工作的港澳台員工,依照大陸政府相關文件,要求企業必須為其雇用的港澳台員工加入社保及公積金,但根據我們的瞭解,在實際操作及執行力度上,北京及上海社保局及公積金管理中心,現在還未強制港澳台員工參加。

另外,中國政府已經分別與德國及韓國簽署協定,根據該協議,在華就業的德籍人員如不能提供在德國繳納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證明,以及在華就業的韓籍人員如不能提供在韓國繳納養老保險的證明,且尚未達到中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必須繳納養老保險。

每年公布平均工資

接下來,要瞭解五險一金的繳費詳細內容,就必須先知道以下名詞的定義。

一,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社平工資,它是社保及公積金繳費上、下限的參考標準。每年各地統計部門會根據企業申報的工資資料,公佈一次該城市或地區的上一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大部分的公佈時間是在每年的三月或六月底左右,過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3%。

以北京及上海為例,公佈時間是在每年三月底,適用期間為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北京及上海社保適用的2008年社平工資分別為人民幣3,726及3,292元。

二,社會保險繳費年度:簡稱社保年度,企業在社保年度起始月,必須根據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及政府部門公佈的上年度社平工資,調整其繳費基數,完成繳費基數調整後,員工在該社保年度內,其繳費基數保持不變。

各地社保年度可能與住房公積金年度不一致,以北京及上海為例,社保年度為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但住房公積金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三,繳費基數:企業及員工的繳費基數計算基礎是員工上年度(1-12月)平均工資,其中包括員工各項工資性收入,如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加班費等貨幣性收入。一般企業會在社保年度生效月之前,例如每年3月,由企業進行統計,並完成相關部門申報。

註1: 大陸的戶口制度類似於台灣的戶籍,但除了特殊申請外,不能隨意移轉。

註2: 之前北京住房公積金的公司繳費比例為8%~12%,2008年7月1日之後,提高至12%。

註3: 工傷保險公司繳費比例是依行業工種或公司額外申請而定。

#社會保險 #員工 #企業 #中國 #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