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與國際相比極為明顯,這讓兩岸補習班不僅是國際密度最高,也讓補教這塊商機,成了各種企業化教育系統紛紛搶食的大餅。雖然,學習是好事,但是每個年齡層有不同的心智發展與學習需求,為了不讓孩子負擔過重,大陸立法規定禁止學齡前補習課程提前「小學化」,而台灣只允許6歲以下兒童參加符合增進「身體律動,藝術涵養」的養成班。
大陸各地區目前許多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存在小學化的現象。許多學齡前兒童整天都要上課;教材運用較多,一本一本的練習本框滿了孩子的生活,一翻開孩子的讀本,卻發現已經是小學課本的內文。
禁書令 教材不能小學化
所以,許多地方政府為了避免幼兒園「小學化」以及配合孩童的心智發展,紛紛祭出「禁書令」要求幼兒園不能提前使用小學一年級教材,更要求不能讓學齡前孩童學習拼音、寫字、算術及任何形式的測驗和考試,否則就屬違規,地方政府能夠開罰。
禁補習 台灣能手足舞蹈
而台灣學齡前兒童的補習項目更是花招百出,教育部修訂新法時已列入6歲前的兒童未來不能上補習班,未來除了有助於身體律動,藝術涵養課程外,像是上英文、速讀、珠算甚至象棋、圍棋,6歲以下通通禁止。
家長問 誰來為孩子負責?
不過,無論是大陸的「禁書令」或是台灣只准運動或藝術的學前養成,都引發兩岸家長及補教業者反彈,因為,這些規定除擋了補教業者的財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家長則認為,政府要為孩子的「未來競爭力」負責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