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導,陳旺松本來是農民,20年前開始製作風箏,在去年成功放飛了長度超過4000公尺的串式風箏,突破世界最長風箏成功放飛紀錄,今年,他的下一個「創舉」即是放飛「載人風箏」

廣東汕頭 風箏王創舉

當日,在汕頭市澄海郊區的一片空地上,陳旺松和他的同伴們正準備放飛「載人風箏」。這只風箏的「蜈蚣」身體,由148片直徑約為40公分的單片組成,每片黏有竹枝羽毛,顏色鮮豔相當搶眼。如此長的風箏,展開後放在空地上,需要十幾個人才能拿得起來。

首先,在現場幾十人分工合作之下,這只巨型「龍頭蜈蚣」風箏,宛如巨蟒遨遊天際,隨風飛揚不斷上升。

安全起見 只能離地2公尺

但放飛「龍頭蜈蚣」並不難,困難的是「載人」飛天。還在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小男孩陳含章,體重37公斤,自告奮勇擔任「飛天勇士」。等到風箏飛行狀態穩定後,陳旺松讓陳含章坐上秋千,然後指揮8名拉風箏的壯漢邊跑邊用力牽動風箏以提高升力。

只見風箏拉動「龍頭」下掛著的秋千緩緩上升,男孩陳含章手扶拉繩安坐其上離開了地面。「上去了!上去了!」現場上百名圍觀人群齊聲喝彩。「本來還可以飛得更高,但是為了安全只能讓孩子離地2公尺以內。」陳旺松說。

幾分鐘後,「飛天勇士」安全著地。「剛坐上去當然有點怕啊,不過坐得穩就不心慌了。」陳含章開心地說。他是第一個坐這個風箏飛天的人,此前,陳旺松測試時搭載的是石頭。

「載人風箏」在設計上有許多技巧。陳旺松表示,選擇「龍頭蜈蚣」風箏,是因為這種風箏借風可以產生很大的拉力,最適合作為載人風箏。而讓人坐在吊著的「秋千」上,則是因為「秋千」能提供拉力。陳旺松說,如此一來,不超過100斤的重量,都可以載得起。

另外,陳旺松還在「龍頭蜈蚣」風箏上,設計了一條控制高度的拉線。「這根拉線繫在龍頭上,需要由專人控制,用來調節龍頭的高度,從而控制人坐的『秋千』不會離地面太高。」陳旺松說。

#離地 #載人 #飛天 #蜈蚣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