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會拍攝《中國的汙染》專題是出於偶然。2005年,他在去拍小煤礦的路上看到一塊「歡迎光臨中國最大的高耗能工業園」的牌子,並看到後面瀰漫著濃煙。於是走進被工廠包圍的村莊,村民們紛紛上前訴苦喊冤。他將所拍照片與資料寄給國家環保總局,讓村民獲得賠償,整個村子被遷走。
之後,他開始追蹤中國工業汙染。5年來,他幾乎走遍全國,得獎的40張作品涵蓋中國大部分地區,如內蒙古、寧夏、山西、安徽等地。《中國的汙染》專題,在去年獲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的助研獎之後,今年又獲得該獎項的大獎。
盧廣196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19歲便開始拍照,逐步成為專業攝影師。作為自由攝影師,他自覺優勢是比別人能等候、挖掘更具深度的題材,而他也喜歡那些更危險、耗時更長、更敏感、更邊緣的拍攝主題,例如,西部大淘金、小煤窯、偷獵者、愛滋村、吸毒者、妓女……等照片主題,他也藉著這些作品,獲得海內外大小攝影獎項,如中國攝影金像獎、尼康杯全國攝影大賽金獎、中國攝影報年度最佳攝影師、中國藝術攝影學會金路獎等等,2004年憑藉《愛滋病村》獲得荷賽獎。
盧廣表示,自己的下一步目標要用鏡頭記錄汙水排放對漁民生活的影響。他把尤金.史密斯的奮鬥精神當成榜樣,作為攝影師,希望讓更多的人都來關注全球汙染、氣候變異問題。
關於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每年頒發一個大獎和兩個助研獎。作為世界上最有聲望的攝影獎項之一,該獎關注那些如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一樣,立志「以人道主義為主題,反映現實生活」的攝影師。此前,台灣攝影師張乾琦曾得過該獎項,盧廣則為中國大陸的首位獲獎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