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得限縮企業規模與紅利
這項草案係由美國財政部與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法蘭克(Barney Frank)研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寫給法蘭克的信中強調:「倘若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始終認為,政府必會對他們的失敗收拾善後,金融體系勢將無法有效運作。」
歐巴馬表示,這項金融改革草案非常急迫且重要,「我們能夠且必須建立更堅強的金融體系,一個較不易發生周期性危機、可提供消費者和投資人更強大保護,以及沒有『太大不能倒』企業的金融體系。」
依據該草案,聯邦準備理事會得限縮企業規模、限制信用擴張、禁止併購、規範薪酬紅利,若察覺金融控股公司資本嚴重不足時,甚至可強制其關門倒閉。至於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方面,除原本擁有接管破產金融機構或將之分拆出售的權限外,還得向財政部融資,以紓困銀行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
存保損失由大金融機構承擔
過去一年來,美國納稅人被迫紓困美國國際集團(AIG)、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商業銀行(Bank of America)等金融機構,民怨四起。為平息眾怒,該草案建議,未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任何損失,將由資產逾一百億美元的大型金融機構承擔,不再由納稅人出錢。
將成立新金融體系監管機構
此外,未來也將成立「金融服務監督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s Oversight Council),負責監管金融體系,遏制系統性風險,而財政部長蓋特納將擔任該委員會主委。不過當察知某家公司可能危及金融穩定時,該委員會成員或聯準會皆不可對外透露其名稱。
這項草案雖已獲民主黨眾議員的支持,但送交國會立法時,恐仍將遭金融業相關遊說人士和共和黨議員的強力反對。
此外,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廿七日投票通過一項法案,首次將對沖基金和其他私募資金納入監管,要求對沖基金和其他私募資金的私人投資顧問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私人顧問且須保留相關紀錄,以協助監理機關發現私募基金可能帶給市場的潛在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