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年經濟成長雖然確定保八,但製造業出口量恢復有限,除不定期的緊急訂單,只有少數個別企業漸復榮景。因而相對暢旺的內需市場,讓許多撐過倒閉潮的台商,開始思考轉型。兩岸經貿關係轉變,也促使新一批的台灣企業,預備進入對岸廣大的市場。
然而,台灣成熟的製造與外銷經驗能否應付內陸市場文化與生態?兩岸官方制定的促貿協定,與大陸進展快速的相關法規,其地方執行成效又如何?仍是準備轉型與新投入的台商,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尤其,大陸勞動合同法陸續實施後,企業需付出的勞力成本不再低廉,即便雇主願意配合薪資、福利的新標準,大陸各地仍不斷湧現「缺工潮」。
海基會台商財經法律顧問袁明仁在海基會台商諮詢日上指出,大陸缺工情況並非暫時,一年來因金融海嘯失業的廣大民工,也不見急忙返崗積極態度。而勞力募集問題並不限於內陸城鎮或沿海次級地區,連地方幫忙招工的大型台資企業,也有員工流動率過高情況。
若缺工趨勢長期發展下去,無論新進市場的台資,或剛跟上勞同法規、力圖轉型的台商,都必須面對勞力盛況不再的現實,及早改變過去經營方式與思維,要有以更精簡人力應付企業運作的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