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些有識之士發起「周一無肉日」,邀請國內環保團體一起結盟,讓台灣慢慢轉變為低肉品消費社會。

理由是,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六年統計資料,畜牧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排放量的百分之十六,比開車、燒煤、石化業等人為汙染還高。而且,牛、豬放屁排出甲烷,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又是二氧化碳的廿三倍。吃肉,是傷害地球的行為。

也因此,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專家,現任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史登爵士,日前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就呼籲英國人,對抗暖化必須從餐桌開始。

台灣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的外交危機並非中共拔樁,而是全球暖化。台灣的邦交國近四分之一是太平洋島國,由於海平面上升,這些國家正在亡國,人民則被迫遷往紐澳等國。

十二月,聯合國將在哥本哈根召開氣候變遷會議,主題之一就是抑制畜牧業。

歐洲國家環保意識較高,歐盟絕大部分國家已宣布減少對畜牧業的補助。畜牧大國荷蘭甚至規定畜牧業依照一定比例逐年縮減規模。他們希望藉此提高肉類價格,減少民眾食用。

當歐洲正抑制畜牧業時,美國狂牛橫衝直撞,踐踏地球,更令人憤怒。京都議定書,美國百般刁難;哥本哈根會議,美國恐怕也不會配合。對這樣的環境殺手,台灣人每吃一塊美國牛肉,就等於鼓勵美國畜牧業傷害地球。

少吃肉,不只對地球好,也是為我們自己好。自然界中,人類與猩猩的關係最近,基因差異不到兩趴。所以人類學家賈德.戴蒙說人類是「第三種猩猩」。珍古德所觀察的黑猩猩雖然不是「全素」,卻也只是偶爾獵殺狒狒,或吃些小昆蟲,猩猩所攝取的動物性蛋白,一周都還不到一客牛排的量。

如果猩猩們都是「少肉族」,我們這些「第三種猩猩」,腸胃與牠們相同,又怎禁得起「無肉不歡」的摧殘?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所言甚是!趁狂牛症肆虐,大家何不少肉多素?

#美國牛 #地球 #美國 #台灣人 #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