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土資源部27日公布的「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狀況分析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35個重點城市(各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直轄市和計畫單列市,不含拉薩市)綜合地價水準為3345元(人民幣,下同)/平方公尺(約5.3萬台幣1坪),年增0.36%,月增2.49%。

經濟回暖 燒熱土地房市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前兩季35個重點監測城市的綜合地價水準都出現了負成長,這在過去的五六年中從未有過。今年第一季,大陸35個重點城市地價總體水準為3189元/平方公尺,年減2.2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37%。

但隨著大陸振興經濟計畫大門敞開,資金流動再度活絡。今年5月北京廣渠門外15號地創出「地王」以來,大陸重點城市的土地市場便吹響了復甦的號角,各地「地王」層出不窮,經濟形勢的回暖對地價水準的影響非常明顯。

開發商「天價」取得土地後,便將成本反映在房價上,讓大陸百姓買屋越來越困難。

在一波波的搶地熱潮中,國企、央企成了最大的「元凶」。

許多央企憑藉著國家的光環向銀行貸款,卻將貸來的款項不務正業地去四處搶地,炒熱房地產。

不務正業 央企帶頭炒房

一名房屋業者說:「業內流傳國家4兆投資計畫中,有2兆經過國企下屬的房地產公司流入了土地市場。一些國企拿地不計成本,今年拍出的新『地王』,可能會導致未來5至8年內房價成本居高不下!」

但也有業者反映,由於地方政府供地不足,才導致開發商瘋狂搶地,避免手中的土地不足,無法持續發展。

中國土地勘測規畫院地價所所長趙松表示,現階段的土地供應仍較為充足,由於開發商已經習慣手中握有大量土地,才出現「供地不足」的現象,這是有違目前的市場供需形勢的。

#大陸 #土地 #水準 #地王 #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