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政壇的硝煙烽火之外,ECFA的議題已經正式排上了兩岸協商的議事日程。11月3日,ECFA第4次非正式協商將在北京舉行,這次協商中兩岸將首度交換「早期收穫」清單,觸及談判中的實質性議題。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日前表示,大陸在ECFA議題上已經準備就緒。對照王毅一個多月前南昌所說:「雙方各自做好準備後啟動」ECFA協商工作,目前兩岸在ECFA談判上似乎成了大陸已經成竹在胸,台灣卻還在準備起步的態勢。
台灣內部關於ECFA的準備工作,至少有三個層面:一、不同產業部門利益的折衝調和;二、以弱勢階層為主、兩岸經貿一體化中「受損者」的扶持與保障;三、朝野共識的尋求,至少是立場差距的逐步縮小。目前看來,最複雜難解、最容易產生負面效應,又最沒做好準備的便是第三個層面的工作。
12月第4次江陳會即將在台中召開,吳揆更信誓旦旦宣示ECFA最遲在明年春天簽署,兩岸談判時程表已經初步確定,朝野對話卻遙遙無期,確實讓人感到憂慮。
馬政府的高官似乎很愛講「三」原則、「三」條件,吳揆曾表示,兩岸簽署ECFA必須符合三項條件: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坦白說,國家需要是句廢話,爭取民意支持則無法繞過在野黨,至於國會監督是必要程序,但國會審議通過卻不等於朝野形成共識。若論表決,國民黨穩贏,卻未必表示在政治上站得夠穩,一不小心就會被戴上一個威權獨裁的大帽子。
民進黨至今對ECFA的反對立場堪稱堅定,但反對是在野黨的權利與天職,妥善進行政治溝通卻是執政者的責任與義務。ECFA的簽訂還只是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初級階段,不管時間拖多長,更艱難的和平協議等課題終將必須面對。如果執政者不能從現在起就積極推進朝野對話,無法讓ECFA的簽訂建立在更堅實的國內政治基礎上的話,實在難以想像在未來兩岸政治議題的談判上,台灣社會又將面臨多麼巨大的爭議與撕裂。
國安高層的政治對話三條件中,國內共識是條件之二。如果執政者真把「建立國內共識」當作自己責無旁貸的任務,而不是敷衍對岸的緩兵之計,就該拿出積極具體的作為,否則最後只會落得在野黨敵對、大陸當局又多所疑慮,裡外不是人的境地。
民進黨其實並非鐵板一塊,也有個別天王級人物私下表示對ECFA不宜一味反對。與民進黨對話,不是要讓民進黨來否決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不是幻想全盤改變民進黨,而是要藉以強化執政者正當性,盡可能爭取民進黨內的理性力量,盡量化解綠營支持者的疑慮。執政者若想要真的做好尋求共識的「準備工作」,最重要的是,馬總統、馬主席要充分展現高度的誠意。
國事黨務雖然繁雜艱難,馬主席最該優先去的地方,不是國民黨黨主席辦公室,畢竟黨務向來有秘書長把關操持,而是民進黨蔡英文主席的辦公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