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版唐德剛多部著作的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回憶,幾年前他到紐約探望唐德剛時,見識到他「八十幾歲還開快車」的生龍活虎模樣。印象中他與夫人吳昭文都個性活躍,交遊廣闊,海內外朋友和學生都很多。兩年前唐德剛中風後,身體狀況才漸衰弱。在許多人眼中,唐德剛是個思想開放、幽默風趣的人。

唐德剛一九二○年八月廿三日生於安徽合肥的淮軍世家,因為家學淵源,國學底子深厚,抗戰中轉往後方求學,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他曾在安徽中學、安徽學院任教。抗戰勝利後唐德剛赴美求學,追隨學者唐納德(David Donald)研究西洋史,一九五九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哥大、紐約市立大學執教。唐德剛退休後專心寫作,共完成十多部中、英文著作,流傳兩岸。

唐德剛被尊為中國口述歷史的開創者之一,他在史學上的重要貢獻也是口述史,重要代表作包括《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胡適雜憶》等等,他更被視為傳承胡適思想的大弟子。八○年代末,他在紐約組成「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訪問經歷抗戰時期的老人,積極推廣口述史研究。

九○年代末,他開始構思規模浩大的《民國通史》,可惜一九九八年寫完晚清導論篇,出版成五大冊的《晚清七十年》後,民國史部分只出版了《袁氏當國》及《毛澤東專政始末》兩冊,其他稿子都還來不及整理完成。

唐德剛在史學上的重要貢獻除了開創口述史寫作,還有關於中國近代演變的「歷史三峽」說。他以社會科學理論解釋歷史發展,將中國文明史分為三階段,中間歷經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為戰國到秦帝國,第二次則從帝國到現代國家,形成民權、工商經濟以及開放思想的多元化社會,也從過去「國家大於社會」轉變為「社會大於國家」的概念。

除了史學著作之外,唐德剛也寫作許多散文,如《書緣與人緣》、《史學與紅學》、《五十年代底塵埃》、《戰爭與愛情》等,行文流暢詼諧。雖然長年在學院內任教,唐德剛對民間活動非常關注,尤其積極呼籲日本對侵略中國的罪行道歉,並參與許多人道團體的運動。

唐德剛長年定居美國,長子唐光儀為建築師、女兒唐光佩為電腦工程師。唐夫人吳昭文則低調表示不願驚動大家,辭謝花圈輓聯,奠儀可改送「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作為會內唐德剛教授獎學金的基金。

#史學 #口述 #中國 #歷史 #唐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