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讀書商機令人垂涎,據估計,大陸每年有心想讀大學拿文憑、卻無法如願的潛在人數,包括大學聯考380萬名落榜生、2500萬技職學校畢業生,加上在職想補學歷者,至少3000萬人。以大陸每年近20萬出國留學生計,台灣每年若招生2.5萬人,學費與生活費等延伸商機至少200億。
3000萬陸生 私校吃到撐
儘管私立大學萬分期盼,但開放陸生相關法案仍卡在立法院,世新大學和文化大學都有意號召私校,組成壓力團體。賴鼎銘說,台灣「海歸」多,是招收陸生最大優勢,但六、七年來政策還是原地踏步,法案被部分立委綁架。
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說,現在大學招生外籍生比大陸生還要寬鬆,但卻沒人抗議,原因就是意識形態。支持招陸生的人數比反對者多10倍,但支持的聲音太小、反對聲浪太大。
「(大陸)高考落榜生讀台灣的大學,技職畢業生可以讀台灣的科技大學。」一位在台灣被歸為「後段」的私校人士坦承:「我們只要鎖定技職體系學生,絕對夠學校一輩子吃不完!」
學者:接受競爭別逃避
不過黎建球強調,私校想爭取的是大陸高考錄取者前100萬、具有競爭力的學生。銘傳大學教務長王金龍也說,該校會視大陸高考成績來篩選陸生,不會盲目開放。
有輿論擔心,陸生大量來台會稀釋台灣教育資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楊景堯痛批,這種說法根本是混淆視聽。他指出,台灣是主張自由主義的國家,並非保護主義,既然走自由主義的道路,就必須接受市場競爭、汰劣存優。「全球化時代就要接受競爭,這躲不掉的!」
銘傳大學教務長王金龍表示,由於各大學都有開放一定額度的國際生,未來該校將把陸生列入國際生名額,不會擠壓本國學生的就學權利。
王金龍強調,台灣高等教育非常有競爭力,開放陸生可讓兩岸學子進行交流,不僅提升本國學生競爭力,也讓台灣人對大陸有更多的認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