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大陸一些高檔購物網站上,GUCCI(古馳)、PRADA(普拉達)等國際大牌的身影開始不斷增加,許多品牌幾乎是與全球同步上架,而且整體售價大約只需要相當於實體店的4到8折,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奢侈品開發網購已成為該產業的趨勢。

最近一段時間,上海蓋起一座座新的購物中心,它們成為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的落腳處。上海是大陸奢侈品消費的首選城市,許多新的高檔消費商圈紛紛在此開疆闢土,這和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持續低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國際奢侈品旗艦店紛轉戰上海

以上海浦東的陸家嘴商業區為例,香港新鴻基集團投資80億人民幣正在興建的新鴻基大廈,就將重點引進國際一線奢侈品牌,並成為明年上海世博期間最新的大型頂級購物中心。此外,在虹橋商圈投資約5億美元的中國最大奢侈品展銷中心「尚嘉中心」也已經破土動工。在未來的1到2年內,南京路、陸家嘴等大型商圈也都將形成自己的奢侈品消費商圈。

目前,全球奢侈品前10名的品牌都已在上海開設專門店或銷售店,其中不少品牌門市的規模堪稱亞太地區的旗艦店。上海在大陸消費市場一直被視為市場潮流的風向球,同時在奢侈品消費市場方面發展非常快。在《2009奢侈品報告》的資料顯示,上海以12.4%的比率成為大陸最大的奢侈品消費中心,有33.3%的華東地區二線城市把上海視為奢侈品消費地的首選,這些堅實的周邊消費力,使上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保持大陸奢侈品中心的地位。

奢侈品市場 中國逆勢增長

據世界權威品牌研究機構今年9月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去年,大陸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4,這項數字預計在2010年將達到120億美元,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正以每年約25%的速度增長。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是奢侈品市場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據瞭解,現在上海的奢侈品消費人群,除了當地人外,不少是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一帶的消費者,另外,還包括外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消費者。隨著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認同感越來越強,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奢侈品的購買也成了人們保值增值的一種途徑和手段。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了十多年,絕大多數透過網路銷售的商品仍然以中低檔的電子、音響書籍、廉價服裝和仿冒名牌為主。即使是年交易額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的淘寶、易趣等,在名牌商品的銷售方面,也有不少是超低價的仿冒品。而奢侈名牌,在網上銷售的,卻是寥寥無幾。

眾所周知,在歐美等成熟的市場,名牌的銷售相當的大眾化,其價格也非常的合理。而大多數名牌進入中國後,價格就翻了好幾番,顯得高不可攀。因此,到中國的專賣店去買名牌,很多時候就成了發燒友「痛苦」的享受。

網購價僅店面的4到8折

然而,隨著全球奢侈品牌在大陸不斷展店的同時,國際大廠也開始全力深耕大陸的網購市場。近年來,在一些高檔B2C(Business to Customer,即網路商店)購物網站上,國際各大牌的商品陳列大量增加,且幾乎是與全球同步上架,而價格卻只有店面的4到8折。

古馳包包,香奈兒鑽表等國際名品,正以實體店8折的價格出現在了一些高檔B2C購物網站上。像全球剛上市的古馳2010秋冬新款女士手提包,市場實體店售價是19644元(人民幣,下同),而網站銷售價僅須12769元,比實體店售價低了近7000元,相當於打六五折。

中國沿海城市,如今透過網路商店購買奢侈品,已成為一種便捷、實惠而時尚的方式。在一些購物網路交易平台上,LV皮包、香奈兒香水,甚至鑽戒都在「賤賣」,由於價格誘人,受到不少愛好名牌人士的追逐。

(文轉B3版)

#銷售 #奢侈品 #大陸 #名牌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