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若同一天有2場或3場演唱會時,歌迷即使有錢也有閒,但無法像「宋七力」般分身有術、在兩個場地現身,只能選擇陪其中一位歌手High翻天,在「強迫選擇」的情況下,票房就會出現排擠現象。

從目前已經開始訂票演唱會來看,毫不意外地是實力派經典歌手成為「票房保證」,例如12月19日舉行的2009「阿密特」張惠妹世界巡迴演唱會,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與張震嶽組成的超級天團縱貫線在11月20日與21日舉行的「2009縱貫線終點站In Beijing演唱會」,12月31日那英等演唱會,票房都非常亮麗,不僅低價位的票已被搶購一空,連高價位的票也賣得嚇嚇叫,尤其是縱貫線的2場演唱會,最高2080元價位的門票以及靠近舞台區的各價位門票,都已賣完。

創作藝文歌手成票房黑馬

另一群票房黑馬,則是以往大陸主辦單位不敢輕易嘗試的小眾歌手與藝文歌手,例如台灣創作型民謠歌手陳綺貞,是大陸主辦單位一直沒有考慮合作的對象,但因陳綺貞曾在香港多次展現歌唱實力,門票在短時間被搶空,大陸經紀公司在2008年邀請她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行一場演唱會「探路」,結果門票4小時就賣了大半,一周內賣完,最後還加演一場。

因此,今年主辦單位信心滿滿地再邀陳綺貞開唱,上海、南京、杭州、廣州都創下票房佳績,北京場更從以往只能容納2000多人的北展劇場,前進可容納萬名歌迷的首都體育館;蘇打綠與「小魔女」范曉萱也在北京演唱會票房上展露實力,更證明了北京演唱會市場已走向分眾化。

盲目搶進市場 血本無歸

不論分眾市場與主流市場,如果一窩蜂的搶進,造成過熱現象時,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據業者表示,今年8月即有一家主辦單位在辦完台灣男歌手的北京演唱會後,差點賠得血本無歸;也曾出現「辦一場演唱會,倒掉一家小公司」的真實案例。

主辦縱貫線與陳綺貞演唱會的中演娛樂公司總經理郜奇表示,在安排演唱會時,必須考慮一位歌迷的消費能力:「一個人每月可能也就一場演唱會的預算。這樣一天就兩三場,勢必造成歌迷分流,不僅時間錯不開,歌迷的金錢也不夠啊!」

因此,歌迷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歌手能辦演唱會,但最好是每個月都有得看、有得聽,不會傷荷包,也不會身陷兩難中;對主辦單位來說,雖然票房重過一切,但也不希望惡意、一窩蜂的競爭傷「演唱會」這隻賺錢金雞母。

#門票 #歌手 #陳綺貞 #歌迷 #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