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宏偉透露,前年夏天有個颱風重創日本,導致當地的天然氣專用港輸送管線嚴重受損,當時原本有艘來自東南亞天然氣運送船取道台灣海域、準備到日本「卸貨」,卻因事出突然,緊急聯絡中油公司探詢可否代為尋找買主,承接這批天然氣。「當時中油打電話給我,問我們要不要『吃』下這批貨。我馬上打電話問吳主任。」

預報氣溫飆高 買下天然氣應急

籃宏偉指出,吳德榮當時告訴他接下來的天氣會非常熱,氣溫會持續飆高(夏季氣溫居高不下,用電量也會跟著飆高,發電用石化原料需求也會跟著增加),「我就決定『吃』下來,結果為台電賺了十億(指因使用該批天然氣而節省的發電成本)。

面對籃宏偉在他退休前透露這段祕辛,吳德榮笑說,「台電今天沒講,我也不知道這件事。他們問完天氣之後,通常不會再告訴我們後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氣象局經常提供氣象資訊給台電,作為水力發電調度參考依據,或是安排運油船靠港日期,但可以幫他們「賺」十億這麼大的數字,「還是第一次聽說」。

除了台電以外,中鋼公司也很依賴氣象局提供的氣象資訊,最主要是因為中鋼利用燃煤煉鋼,從國外進口的燃煤都是露天存放在港口岸邊,若遇大雨,就會被沖到海裡,必須在下雨前,做好覆蓋防護。最讓氣象界津津樂道的是,遇到春雨遲到、灌溉用水吃緊的乾旱年,農委會都要徵詢氣象局的專業預測,決定是否要宣布稻作休耕。

及時雨免休耕 有助水資源調度

吳德榮指出,有一年,春雨遲遲不來,缺水很嚴重,農委會已決定要宣布休耕了,「但我們看到有波鋒面會帶來明顯降雨,就建議農委會暫時不要宣布休耕,等這波鋒面來了以後再作決定。」結果,鋒面系統不但帶來豐沛降雨,也跟著帶來春雨,缺水問題馬上迎刃而解。「當年如果真的宣布休耕的話,政府至少要發放好幾億元的休耕補助,對國家財政和水資源調度都有影響。」

#氣象局 #春雨 #調度 #十億 #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