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汪志冰與台北市藥師公會,昨批評北市府未投入足夠資源,迄今未全面建立藥品回收系統,讓過剩藥品無處可去,造成環境危機。

大漢溪抗生素濃度 超標七千倍

她痛批,北市藥品回收系統嚴重不足,市府環保局卻要求收費才願清運!連衛生局聯醫體系也未全面實施,十個院區只有仁愛、中興、和平、婦幼、忠孝、松德六個院區有設藥品回收箱。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光楊表示,衛生署曾經推動過藥品回收,但是並未持續,現在又碰到環保局不配合,單靠公會的社區藥局,執行起來非常吃力,可是公會仍會堅持下去,打算在北市一個行政區最少設五個點由社區藥局回收。

藥師公會常務監事黃金舜說,政府應編預算,不只回收,還應做到分類回收,避免感染性廢棄醫藥物品遭不當棄置而汙染環境。

衛生局允諾 盡速建立回收系統

汪志冰指出,九十五到九十六年衛生署與藥師公會全聯會曾推動藥品回收,全國一年就回收三公噸,約二千五百萬元的藥物,藥師公會全聯會曾推估,台灣每年被浪費的藥多達卅六公噸,約價值三億元。

剩藥處理排行,丟入垃圾桶占六○%,拿回藥局、診所醫院各占八%,沖入馬桶四‧三%。汪志冰說,學者研究發現,大漢溪測得抗生素最高濃度為歐盟制定的七千五百倍,新店溪同時驗出止痛藥和雌激素。

衛生局副局長林秀亮表示,會盡速規畫建立回收系統,將邀北市藥師公會及社區藥局共同參與,參考電池回收的模式,使藥品回收成為常態性及制度化工作。

#藥品 #回收系統 #社區藥局 #公會 #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