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分析,美國GDP連四季下跌後,今年第三季這一「久違的」增長預示著美國經濟可能已告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開始步入復甦階段。

分析說,美方這次政府大手筆投入的「政府驅動型」經濟雖見效快,但也隱藏著新的危機。因為政府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高投入,尤其是對已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來說,如果不能有效使經濟由「政府驅動型」向「自我修復型」轉變,經濟危機就不可能結束。

這一點,從美國車市和房市走勢中就可看出。受益於美國「舊車換現金」計畫,美國車市一度呈現火爆局面。按照商務部的統計,第三季度,汽車銷售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貢獻了1.66個百分點。但當該計畫終止後,9月分汽車銷量較8月分大幅下滑35%。

房市狀況也類似。受益於美國政府推出的首次購房免稅8千美元的刺激,美國房市一度顯現走穩跡象,但經濟學家預測,隨著該計畫11月30日終止,房市情況不容樂觀。高盛集團的研究報告認為,政府刺激計畫將房價抬高了5%,計畫一旦終止,房價將會急劇下滑。

分析說,也正是考慮到經濟復甦存在隱憂,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都一再強調,會保持目前的寬鬆經濟政策;而美國政府事實上也放棄了「強勢美元」政策,試圖以此推動出口來促進經濟發展。但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累積著惡性通膨的風險,而美元貶值對其他經濟體復甦構成壓力。

新華社說,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經濟走勢和經濟政策轉變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出現轉機,對世界經濟是一件好事,有助於其他國家實現復甦;但美國經濟存在的重重隱患,又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復甦構成新的威脅。

#分析 #計畫 #經濟 #房市 #美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