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名為「經濟中國‧兩岸雙贏──經營策略高峰論壇」座談會由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與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王志剛在開幕致詞中表示,雖然大陸30年來發展快速,但內部發展並不和諧。台灣在軟實力上如民主、文創、宗教等方面可以影響大陸;並藉著兩岸經貿合作,為兩岸、世界都帶來和平。

大陸經濟起飛 背後難題未解

王志剛說,許多人擔心台灣人都跑到大陸發展,其實在80年代因為台幣升值,嚴重打擊傳統製造業的出口,當時大陸敞開大門,歡迎台商赴大陸投資發展、創造第二春;那時就有許多台商帶著資金、技術、觀念西進發展,直接輔助了大陸企業升級,所以台商對大陸貢獻是非常大的。

大陸3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目前已躍升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但大陸經濟高速成長的背後卻存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王志剛引用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敬璉的話指出,大陸的經濟成長是靠資源堆砌出來的,例如廉價的勞工、土地以及高汙染代價。這種經濟發展不是靠優良產品或是高附加價值所產生的。

他也引述Thomas Friedman在其著作《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內容指出,07年大陸消耗全球1/3的煤及1/2的水,卻只創造全球6%的GDP,這代表能源效率低,卻製造大量的汙染。書中甚至預言,因受沙漠化的影響,本世紀末大陸糧食將減少37%,恐造成全世界的飢荒。

台灣科技、軟實力、人才較佳

另外,王志剛也說,大陸有80%的資產集中在0.4%的人口中,貧富不均情形嚴重;甚至一般農民家中有人生病,整家都會毀滅。種種嚴峻的問題,讓胡錦濤在去年三中全會上提出「和諧社會」的主張,希望能改善民生問題。

所以台灣在面對大陸不均衡的崛起,是有許多優勢可以發揮。例如優越的地理位置、高科技IC產業發達、產業集中、人才等。

他舉例說,全球百大高科技產業,台灣雖不大就占了4名;而且自1975年台灣便有IC示範工程,起步非常早。另外,台灣15歲以上識字率高達97%,大專人口比率高達32%,比歐洲還高,這就是人才上的優勢。

其他像是文化創意豐富、宗教自由等軟實力優勢,也讓來台灣的大陸人見識到台灣的好。台灣能發揮這些優勢,才能在大陸崛起時代中生存。

王志剛強調,台灣當前必須掌握大陸擴大內需的商機,大陸許多商品的零組件都是台灣貨,而且大陸廠商對台灣產品非常鍾愛。今年前三季大陸採購團來台採購金額便高達130億美元。諸如台灣的面板、LED都是大陸廠商的首選,未來兩岸在這領域制定共同標準,把市場做大,兩岸標準會變成全世界的標準。

貿協將助中小企業拓展大陸市場

雖然高科技產業是台灣最大的優勢,但傳統中小企業卻恐面臨兩岸簽署ECFA失去競爭力的風險。王志剛指出,中小企業是外貿協會在大陸辦大型展覽會邀請的主要對象,其實他們的產品是非常好的,貿協未來將協助這些傳統產業到大陸各城市參展,讓他們在大陸創造新的市場,重新活起來。

#王志剛 #優勢 #大陸 #貿協 #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