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招收十萬名陸生來金,創造百億商機!」
「只要百分之一的大陸高中畢業生前來,台灣各大學就爆滿了!」
戰地金門打算轉型成為大學島,國內約有20所大學感興趣,計畫到金門設分校。對於大學島的遠景,據報載一些大學負責人做了類似上述的描繪。
大學島這構想之所以會受到一些大學熱捧,主因該是國內在少子化的趨勢下,面臨招生不足的壓力;大陸生源似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活水,但囿於法令限制,所以相中金門。
構想執行落差大
構想看似合理,但,執行起來可能不是這麼回事。
對大陸學生來講,如果到金門唸書是留學海外的話,今年大陸出國留學的人數創下新高,到其他國家唸大學、唸研究所的,達20萬人。金門想吃下10萬,似乎是個高難度的任務。
不把這事當成出國,而是到個大學城唸書的話,情況也不樂觀。同樣看中學生就學商機,大陸這些年成立了不少大學城。剛開始紅紅火火,但旋起旋滅。北邊的河北廊坊大學城招生困難,教室空置已過一半,南邊的廣州大學城比較勁爆,這學期有新生集體申請退學,學校鎖上大門留人,雙方火爆衝突,被形容為監獄風雲翻版。大學城在大陸已經變味了,大學島如果被冠上類似概念,恐怕也難獲莘莘學子青睞。
既不是出國,也不是去大學城,而是去台灣唸書,這訴求應該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去金門和去台灣是同一回事嗎?大陸的高中生如果認識到,要在一個當天可徒步環島一圈的地方唸上四年書,沒幾個同學是台灣來的,老師下了課就趕飛機回家,平時的娛樂只有看電視和上網,快畢業了找工作時只能隔海興歎,凡此種種,我很難想像這10萬人要怎麼招,百億商機又從何而來。
政策需定位清楚
如果,金門大學島只是個過渡,最終還是要讓陸生赴台,那是另一個概念了。一旦政策法令開放讓大批陸生到台灣唸書,金門縣政府現在投注大量資源興建大學島,卻發現當初一擁而來的20所大學紛紛打退堂鼓,怎麼辦?限令陸生必須先在金門待滿一年才能赴台,這不可行;要求台灣新生第一年到金門就學,實施這規定的大學會最先被招生不足擊倒。
國內各大學近年陸續到大陸交流,在探詢陸生來台這事上,得到不少正面回應,難免會認為只要台灣大門一開,陸生就源源而來。在這方面,我只能小聲地說句:市場調查得做仔細,得做深入,千萬別等開了店以後納悶,怎麼沒有客戶。
金門興學,這是好事。金門大學島,不是件壞事,但,得再妥善規畫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