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投信業務部副總林讚騰分析,去年發生的百年罕見金融海嘯,讓投資人在市場裡「悶」了許久;雖然過去半年全球股市反彈明顯,但對多數定期定額的投資人而言,原本因金融海嘯而大幅流失的資產部位,目前也只是接近「損益兩平」的階段而已;換句話說,從一般人性的角度考量,當投資人的資產越接近解套點,解套賣壓也就跟著浮現。

摩根富林明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指出,目前看來,全球股市漲幅最大的一段確實已經過了,不過由於全球經濟確定走出谷底,就算明年各國央行開始升息,但會在逐步、小幅調整中緊縮資金,預期對股市造成的波動也會有限,所以預期股市在「驚驚漲」的情況下緩步爬升,投資人如以長線觀點介入,都會有不錯的報酬。

林讚騰指出,基金投資跟買股票不同,買基金不像買一般股票一樣,必須冒著股票投機、炒作與公司被掏空的風險;也因為基金成為「壁紙」的可能性遠較股票低,所以建議投資人,對後市看好的市場還是要盡量持續投資,這樣才能真正賺到錢。畢竟,投資基金不是只求不虧就好!

#多數 #投資人 #長線 #驚驚漲 #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