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黃昭棠表示,外資或本土機構法人的持股部位相當大,一旦行情向下修,虧損的部位也是相當驚人。
以往法人的作法是拋出持股後,換取現金重新佈局,但最近則是放棄現金,改為持有ETF,同時運用指數期貨或選擇權進行避險,如此將ETF視為類流動性資產,也就是所謂的「ETF現金化」操作策略,一旦行情出現反轉,可以馬上移除避險部位,甚至轉進看好的產業或個股,便可以適時跟漲。
在國內14檔掛牌的ETFs之中,市場資金顯然較為青睞以大型權值股為主的P-shares寶來台灣卓越50ETF(0050),在上周四台股重跌逾百點時,P-shares寶來台灣卓越50ETF(0050)反而出現24個淨申購數,每個申購數為50萬股,約合計1.2萬張,再加上投資人於集中市場下單交易,使得P-shares寶來台灣卓越50ETF(0050),單日的成交量暴增到2.28萬張,單日股價跌幅僅1.9%,低於大盤的跌幅2.37%。
黃昭棠指出,「ETF現金化」操作模式的盛行可視為正面訊息,代表法人對台股後市並不看淡,分析自2003年首檔台股ETF問世迄今,國內ETFs受益人數年成長率愈來愈貼近大盤走勢,尤其是2007年的大多頭期,ETFs受益人數年成長率高達289%。
在2008年的指數下修階段,ETFs受益人數也同步下降;直到今年台股重振雄風,ETFs受益人數才同步上揚。
但反觀台股基金受益人數年成長率直到2007年才轉正,許多基金族在前面的指數上升階段並未進場佈局;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基金受益人數還有一成的正成長。
而台股在今年9月底已上漲一大段,台股基金受益人數相較於去年仍為負成長,顯示許多基金族不只閃避金融衝擊不及,還可能已錯過上漲波。
黃昭棠認為,若景氣復甦的大方向確定,台股面臨的僅為短線震盪整理,投資人撤出股市可能錯過反轉行情,不妨參考法人策略,轉進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特性的ETF伺機而動,跟隨盤勢調整投資組合,等待行情明朗後,再靈活佈局特定產業或個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