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返國的馬立娜,為了恆春基督教醫院的紀念活動再度回到台灣,回憶「馬家三姊妹」在台灣生活點滴,有苦有樂,她還透露小祕密,原來三人遠渡來台都是源於父親年輕時候的禱告,點點滴滴見證了基督教家庭大愛與付出的精神,以下是馬立娜的訪談紀要:
父親禱告如願 女兒們出國傳教
問:你們姊妹為何都來到台灣?
答:我的大姊和二姊都是宣教士,我們都是芬蘭信義會所差派,並非我們自己決定,不過,剛好都安排到台灣,我們之前完全都沒到過台灣。
我們到海外宣教背後還有一個故事。我的爸爸信仰很虔誠,曾經禱告許願,上帝若賞賜他有小孩,有一個小孩將奉獻成為海外傳教的宣教士,也希望能派到以色列或中國大陸傳道,沒想到,家裡四個女兒都在海外傳教。
因為中國大陸難以進入傳教,我們姊妹沒到大陸,反而到了台灣,但么妹實現了父親的願望,她到以色列當導遊和宣教,長達三十餘年,目前人都還在以色列工作。
在澎湖很孤單 全靠病人安慰她
問:你們都是受到父親影響?
答:我本來打算要留在芬蘭當護士,兩位姊姊也不鼓勵我到台灣,希望我能留在家鄉照顧父母親,不過,有一天,爸爸問我是否想過要到海外服務和宣教,我原本回答:「我們有兩個姊姊去台灣,就已經夠了。」但父親顯然還不滿足,他當場拍拍我的肩膀,他說:「我還要繼續為你禱告,看上帝會不會感動你。」後來我也到了台灣,因為父親的歡喜祝福,支持我們姊妹都到台灣。
問:你們在台灣會不會感到孤單或無法適應?
答:我剛來台灣時,先在台中學了一年三個月的台語,後來因為澎湖的痲瘋病診所有美籍護士要返國休息,我就待在澎湖三個月,之後才到恆基診所。在澎湖,我第一次看到痲瘋病人,芬蘭因為氣候很冷,沒有痲瘋病人。
我一個人在澎湖很孤單,當地沒有幾個外國人,我剛學台語一年多,澎湖人講話有腔調,語言不通。當我很孤單時,反而是病人主動安慰我,那是我在台灣最孤單的一段時間,尤其那時候國際電話並不方便,只能寫信、打電報回家,如果很想家,通常我會獨自散步或禱告。
到了恆基診所時,我就沒那樣孤單,因為有芬蘭的宣教士和醫護人員,兩位姊姊也都在台灣,後來在台灣認識很多朋友,自然就不覺孤單了。
問:你父母親曾經來過台灣?
答:他們沒來過,不過,我媽媽很勤於寫信,大約每星期都會寫一封信給我們姊妹,表達思念與關懷,父親偶而也會寫信,我們都會傳閱家書,有重大事情也都聯繫父母,讓他們知道姊妹在台灣的狀況。
問:你姊姊們後來是因為氣喘離開台灣?
答:我們姊妹一開始來台灣時,工廠並不多,後來空氣污染逐漸嚴重,她們都罹患氣喘病,我二姐很嚴重,甚至住在屏東基督教醫院一段時間,我還曾去醫院看過她一、兩次,醫生最後建議她們返回芬蘭。
也曾厭煩疲累 慶幸未婚能服務
問:你在台灣曾經感到厭煩或後悔?
答:我曾有厭煩過,在恆基診所的時期,人力不足,我們打理一間倉庫充當病房,可以照顧四名病患,只要一按鈴我們就可以馬上跑到病床,但日夜都要照顧病人,有時候每隔四小時還要協助病人吃藥,身心很累。
有一天早上,我看書竟然出現視線模糊的現象,可能是太過勞累,醫生當場警告我,一定要休息,不能再繼續工作,我休息了兩天,才恢復正常。年輕時候比較有體力,但我沒有結婚也有好處,這樣全心服務就不會被頭家(老公)罵。(笑)
問:台灣的服務工作對你人生有何意義?
答:我看到了許多奇妙事情,也認識很多朋友,看到原住民單純依靠上帝,生病時,還沒吃藥前就一直禱告。上帝派我來台灣,讓我學習很多,看到台灣人很親切,彼此關心,這是很難得的經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