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從1917年1月4日正式出任北大校長,至1927年夏出任國民黨政府大學院院長離開北大,前後正好是10年。蔡元培校長所提倡的「相容並包,思想自由」的辦學理念,似乎成了北大不是校訓的校訓,不是北大精神的精神。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幾乎影響了近一個世紀。
蔡元培校長主掌北大後,旁聽與「偷聽」之風盛行。「紅樓」就是老北大「旁聽熱」的最好見證,那段美好的歷史,基本都發生在老北大的沙灘「紅樓」。
北大曾有五大公開
北大教授馬敘倫曾對校長蔡元培說:北大有「五公開」:課堂、圖書館、浴室、運動場地和食堂公開,還有三種學生:正式生、旁聽生和未辦任何手續,卻大搖大擺地來校聽課的偷聽生,他們多數就租房住在這「中國之拉丁區」裡。
有作家回憶說:「最痛快的是求師。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全國只有北大無愧於『國立』兩個字。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去聽任何一位先生的課,決不會有人來查問你,更不會市儈似的來向你要幾塊錢一個學分的旁聽費。所有北大的教授都有著博大的風度,決不小家子氣地盤查你的來歷,以防拆他的台。因此你不但可以聽,還可以向教授質疑問難,甚至拿長篇論文來請他指正,他一定很實在地帶回去,很認真地看一遍(也許還不止一遍),下一堂課帶來還你,告訴你他的意見,甚至因此賞識你,到處為你揄揚」。
學術乃天下之公物
「學術是天下的公物」這就是北大的精神。毛澤東、沈從文、曹靖華、周建人、李苦禪、許欽文、成舍我、孫伏園、瞿秋白、馮雪峰、丁玲、柔石、楊沫、申壽生、季羨林、金克木等等,都在北大有過旁聽的經歷,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全國各地來北大旁聽、遊學的社會人士更不計其數。
北大從沙灘「紅樓」到燕園的「未名湖」,從北大的「蹭客」、「偷聽生」,到今天的「遊學生」、「北大邊緣人」,北大的旁聽傳統未曾中斷,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這是令人欣慰的。
傳道授業解惑,不論出身,唯傳播真理和社會擔當為第一要務,這正是北大的優良傳統之一。蔡元培如此,胡適、魯迅、李大釗、陳獨秀如此,張岱年先生、季羨林先生、錢理群先生等也是如此,這是北大人的慶幸,也是中國人的慶幸。
我們希望在精心保護「紅樓」的同時,更要精心呵護「紅樓」所賦予的精神,願「紅樓」在新的時代,更加熠熠生輝,願「紅樓」精神,更加發揚光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