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指出,對兩岸商機等得不耐煩的商業銀行,近期很明顯的,陸續透過旗下創投轉投資,入主陸資企業,先行佈局未來放款業務。據悉,近期第一金、玉山金均採此模式,取得大陸佛山順德平安醫療設備科技持股,為未來承作陸資企業放款業務,跨出第一步。
市場人士指出,以投資為主業的工業銀行,可透過第三地,取得陸資企業持股,台工銀上月30日,即透過轉投資在香港註冊的實聯中國控股,取得大陸地區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及實聯采鹵淮安有限公司的持股;中華開發也早就透過此模式,投資陸資企業,其中以太陽能產業為多。
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指出,按規定,台灣金融機構目前投資大陸產業,以創投、工業銀行,此類具可直接投資色彩的金融機構,受限最小,工銀可將50%自有資金作直接投資,而創投公司去年修改管理辦法後,也可將其自有資金的60%作直接投資。他指出,由於直接投資是動用到自有資金,因此可比照一般企業投資模式,且投資行為是由經濟部主管。
但受到金管會高度監控,以放款業務為主的商業銀行,在MOU、EFCA尚未放行前,「錢進」大陸仍受到管制,腦筋動得快的金控業者,透過旗下創投公司先行登陸,第一金、玉山金均透過創投子公司,投資開曼群島的控股公司Ever Growing Group,Inc.轉投資進大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