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載雲林某女子為遞補清潔隊臨時工而火燒同事機車,幻想同事沒有交通工具可上班後,她就有機會遞補工作,而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函送。做錯事就該接受法律制裁,不過筆者關切的是,為何人民連最基本的餬口工作都找不到?
日昨,有一名投履歷上百封持續失業已久的婦女,想在就業博覽會嗆行政院長吳敦義,卻遭人架離。筆者經常前往鄉鎮市立層級的圖書館K書,但總發現報紙閱覽區人滿為患,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場景很奇特,原來他們都在輪流看報紙的求職資訊,並且自備紙筆抄寫,一有機會就趕緊聯繫,怕搶不到工作似的。
其次,筆者住所附近的工地或就業服務站周圍,每每也都有青年和中年男女聚集排隊,為了等待工頭的來臨,冀望能有前往工地日薪千元的臨時工作機會;周末正午,筆者前往位於學校附近鬧區的餐廳用餐,聽見老闆娘說主要顧客都是學生族群,是否要薄利多銷將便當降價,可是菜肉及原物料都往上攀升,她更指出學校學生除變少外,連客人人數和往年同時期比較是下滑。確實沒錯,據筆者假日所見,小餐廳坐不到一半的客人。
日前,經建會說國內景氣有逐漸回穩跡象,又報載吳內閣將推動三大總投資創造三萬個就業機會,但從上面場景看來,好像與政府官員所言差很大!以上是筆者親眼目睹的市井小民的現實生活百態,上焉者若是苦民所苦,不妨到各基層圖書館或工地走動,就知道筆者所言屬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