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拉夫(Peter-Lukas Graf)和同樣來自瑞士的尼可萊(Aurele Nicolet)、法國的朗帕爾(Jean-Pierre Rampal)被譽為「長笛三巨頭」,如今尼可萊退出表演舞台,朗帕爾已過世,剩下葛拉夫獨撐大局。
葛拉夫九歲開始學習長笛,他自嘲是「嫉妒」的結果,而非好惡的選擇。「小學的時候大家都會吹直笛,有天我同學獲得一支閃亮亮的長笛,我也回家要了一支。」葛拉夫的母親是位聲樂家,他說要不是因為自己是青蛙嗓,也想成為歌手,而且當初若未誤吹長笛,他會選擇成為鋼琴家或大提琴家。
葛拉夫雖然沒有「愛死」長笛,卻很有演奏天分。葛拉夫說,長笛一向被視為「邊陲」樂器,沒有良好的獨奏條件,「長笛聲音弱,發展有限。」在葛拉夫出道的年代,學長笛的畢業生大都選擇進入樂團工作,他也不例外,不過最終仍然離開樂團出外闖蕩。「我是首位在瑞士舉辦長笛獨奏會的音樂家。」而長笛獨奏曲目有限,他便拿起筆,自己改編其他樂器的作品。
葛拉夫長笛獨奏會將於十一月七日,在國家音樂廳登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