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與民進黨根據媒體爆料,一開始來勢洶洶,言之鑿鑿,儼然搶到上風,吳敦義方面或因掉以輕心、或因回應無方,顯得左支右絀;等到話題延燒、事態嚴重,吳本人才趕緊出面澄清,還抬出總統背書。接著,民進黨草屯鎮黨部主委突地陣前倒戈,反指李也曾尋求「江董」支持,吳揆更強硬進擊,撂話若提出其不法證據即下台,否則提告;民進黨則主攻祕密證人與黑道恐嚇。至此雙方陷入各說各話的混戰,勝負難解。

如果依過去的形象與記錄,國民黨絕對是想當然耳的必輸,但經過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換了位子換腦袋,選民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只要政治需要、利之所趨,民進黨照樣一個德性。既然五十步已不能笑百步,操弄曖昧的感覺之外,恐怕還得拿出些硬橋硬馬的真憑實據,才能真正擊倒對方。

儘管如此,貴為國之首輔的閣揆,竟然曾與身犯多項殺人重罪的「前黑道」過從甚密,儘管那是在立委期間的廣結眾緣、又即使吳揆與江董都宣稱彼此沒那麼熟,但於情於理,都讓聰明絕頂的吳揆形象落人口實,也間接促成民進黨的選戰聲勢,至於能否變成李文忠的選票,尚待檢證。

其實說到黑道真正影響政治之烈,不免令人想到十餘年前。在上個世紀九○年代的立法院,內有多位大哥級國會議員叱吒風雲,呼擁站台,備受禮遇,外有幫派老大蠢蠢欲動,積極參選;碰到法案爭議,還會動員黑衣部隊,兄弟圍城,那才真教人歎為觀止。如果電影是時代的縮影,如今還常在有線台播映的如《情義之西西里島》、《古惑仔之雄霸天下》等片,其中所描繪台灣黑金政治之糜爛,就足以說明當時港台人心對黑金治國的想像與憂懼。

近代史上黑道結合政治之首,莫過於「上海皇帝」杜月笙,而他慨嘆黑道之於政治人物猶如夜壺,急時用之、厭時棄之,練達兼具悲憤,已成名言。但時至今日,境況殊異,民主加上媒體發達,黑道與權貴固欲結合互利,但若權貴翻臉欲棄黑道如夜壺,以媒體之爆料加上民心之反感,恐怕夜壺之翻覆不僅於臭味之牽連,更會導致如硫酸之毀壞,而讓權貴身敗名裂。這正是所有政治人物無論在民代或為官時,必須慎思明辨、切記因果相循的課題。

相較之下,台灣十幾年來反黑金的爭鬥拉鋸,其實並非全無成果,至少在國會這一層次,已有相當牽制。這次的事件究竟是更生人的被染黑?還是黑道的假性漂白?李指控吳與江喬砂石與縣議長的證據力何在,才是最後勝負的關鍵,否則終歸是一場略損皮毛的口水戰。

#權貴 #政治 #座標 #媒體 #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