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重看謝仕淵、謝佳芬合著的《台灣棒球一百年》,以及莊永明策劃的《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分別記錄了早在一九七○年就發生的「棒球黑霧籠罩」風波,掩卷後仍感慨萬千。

那一年全國少棒總決賽,原本爭取為國爭光的美事,卻淪為賭徒暴力威脅的憾事。一名賭徒在金龍隊與七虎隊的對決中輸了二十萬元,揚言要找教練算帳,導致小學生比賽竟然勞動警備總部副參謀長坐鎮,打進冠軍戰的七虎隊、金龍隊更在賽前紛紛接獲恐嚇信函,迫使當局增派三百名憲警進場維持秩序。

很難想像,這是將近四十年前的事了。當時美國職棒早已走出一九一九年「黑襪事件」重創,日本職棒正在承受一九六九年的「黑霧事件」痛楚。四十年過去了,台灣社會還陷在中華職棒第五次打假球陰霾中,這是台灣棒球的宿命嗎?

儘管各界議論職棒改革之道不絕於耳,但是,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見了馬英九總統後,還是只有「支持棒球振興計畫」云云等老套宣示;球員嚴重失血、戰力殘缺不全的兄弟象隊,也還是照常舉行秋訓期盼球迷支持;對於是否比照「二代鷹」模式支援兄弟象,其他三支球團則顯得低調與保留。這樣的中華職棒,像是已經大破大立、準備脫胎換骨了嗎?

非常時期應採取非常手段,在社會高度疑慮沒有消除、各隊戰力沒有補強提升、中職士氣沒有耳目一新、司法偵辦沒有速審速結,以及重大改革對策沒有落實(包括大企業或公營事業進場等)之前,全面停賽一年或許是對球迷更負責任的作為。

只要在停賽期間努力切斷涉賭網絡,制度化落實重大改革,積蓄重新出發的能量,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因為未來將有無數個精彩球季在等著我們。

#司法偵辦 #球迷 #職棒 #改革 #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