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目前代辦大陸證照公司,光台北市重慶南路、博愛路、延平南路一帶,少說就有三、四十家,以最夯的理財規畫師為例,出團考照費用一次要七、八萬元,保險從業資格證更是上探十萬元台幣。
金融業者指出,台灣失業率高,MOU即將簽訂的消息恐重燃大陸考照熱,但坊間代辦費不低、素質參差不齊,為降低民眾被坑殺風險,金管會宜加速推動兩岸金融證照相互採認,此事攸關民眾權益,重要性不輸MOU,不可等閒視之。
金管會公告的金融相關證照,含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票券、信託、內控、產壽險、投資型等,共十三張;中國方面,金融領域的上崗證照包括:證券、期貨、保代及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及理財規畫師。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指出,台灣證照發展歷史比大陸早,種類多,兩岸證照相互採認的第一步為證照比對,先勾勒出性質相近者,之後才能談如何相互承認。
許嘉棟說,金融總會已請研訓院、證基會與保發中心,分別就銀行、證券與保險領域彙整相關資料,可行性評估報告本月底出爐後,會立刻轉呈金管會,以利兩岸證照採認後續談判。
許嘉棟說,金融證照相互採認,會比承認大陸學歷還要可行。大陸學歷的問題在於大陸人要來搶台灣人的工作,反彈聲浪較高,但兩岸簽MOU後,「我們要過去大陸工作的比他們要過來的多,證照採認對我們有利。」
儘管此案利台勝於利陸,許嘉棟說,大陸不會計較讓台灣多占點便宜,兩岸當前情勢為「我們求他們的比他們求我們的多」,基於攏絡、示惠等政治考量,研判大陸當局不會反對此案。
金融周邊單位力推兩岸認證,國內業者等不及,已先一步鼓勵高階員工考照。
包括國泰金、新光金等,均鎖定「大陸精算師」證照,國泰產發言人陳謹洲說,考上每月加薪至少兩萬元。
(相關新聞刊A7)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