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新聞報導,把他訪問中國,與到新加坡出席兩場峰會的預報新聞,似乎因保密而故意前後倒置。原先說他會先訪中國,然後出席「亞太經濟論壇(APEC)」高峰會,並列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領袖會議。結果恰好相反,他是先去新加坡參加這兩場峰會,然後折返中國,進行他這一任中最重要的外交訪問(見圖,美聯社)。
連前副總統以「中華台北」名義,代表我國出席APEC,上周四已偕夫人抵達新加坡。能夠和歐巴馬、胡錦濤、俄國梅德維傑夫(Dmitri Medvedev)、澳洲陸克文(Kevin Rudd)、加拿大哈潑(Stephen Harper)、墨西哥卡德隆(Felipe Calderon)、智利巴契麗夫人(Michele Baehelet)、日本鳩山由紀夫、南韓李明博、菲律賓艾若育夫人(Gloria Macapagal-Arroyo)、新加坡李顯龍等各國領袖平起平坐,得來著實不易。
除會議場合外,連戰上周六還與胡錦濤單獨晤談;並和歐巴馬在公開場合握手寒暄。國人高興之餘,仍不可忘記:APEC成員並非都是主權國家;它是二十一個「經濟體」的組合。更重要的,APEC只是一個「論壇(Forum)」,而非通常理解的國際會議。它只讓出席者暢所欲言,卻沒討論或表決機能。因而會議無論發表什麼文件,對出席者代表的國家或地區都沒有拘束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各國還這樣重視,由總統或內閣總理親自參與呢?原因之一,是今日談外交,什麼事都要大陸所謂「領導人」親自出面,各國外交部長則降級成為「跟班」。這是廿一世紀風氣使然,誰也無法改變。而事實上職業外交官的工作量並未減少,只是自部長以下,都變成看不見的後台人物了。
APEC有一系列的部長級會議與所謂資深官員會議(Senior Officials Meeting,簡稱SOM)。今年的部長級會議,交通部長毛治國與經濟部長施顏祥兩位能去,隨同前往開SOM的是國貿局長黃志鵬。唯獨外交部長永遠不能參加,楊進添也不例外。
廿一個經濟體可出席的外交部長裡,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上周就到了新加坡,十一日是美國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那天她在國際記者會上透露:出席的各國外交部長早餐會時,曾討論許多問題,包括如何阻止北韓製造核武在內。奇怪的是台灣報紙竟無報導,不知從台北趕去採訪的記者們知不知道有這場記者會。
美國為何把沒有牙齒的APEC,看得這麼重要?這也與歐巴馬隨即訪問大陸有關。他要利用新加坡的機會,向亞洲各國朝野表示:美國自認是太平洋國家,是維護亞洲和平的主要力量,過去如此,今後也不會改變。中國雖然崛起了,美國永遠不會放棄在亞太地區的責任。他要傳達的訊息很清楚:亞太各國儘管放心,遇必要時,美國不惜得罪中共,也要做它們的後盾,絕不會抽腿逃跑。正因為歐巴馬緊接著將去中國訪問,這番「無言的表態」才顯得更突出。
前面說過,APEC本身只是場演講會,新加坡政府花費不少經費,宣揚今年的主題「持續成長,聯合本區(Sustaining Growth, Connecting Region)」。年會的象徵是一束有廿一道光芒的火花。分組討論的題目有三:如何復甦經濟;如何支援多邊貿易;與如何加速區內經濟融合。反正都是SOM通過的官樣文章,恐怕總統們看都不看。
十四日夜晚,星國政府舉辦了一場大型晚會,稱為Singapore at the Esplanade,從表演到菜式,力求反映華裔、馬來與印度的文化。可惜歐巴馬抵達晚了,沒趕上穿「蓮花娘惹服」坐三輪車出場。明年APEC在日本開會,他應該不會遲到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