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來得太晚、太遲了!」六歲時被送到澳洲的珊卓安克指稱,「兒童移民政策」是「廿世紀的重大罪行之一」。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被送走,我的英國公民權為什麼遭到剝奪,我只是個六歲的小女孩,一切都不在我的控制中…」卓珊憤怒的表示,英國政府欠她和跟「兒童移民」不只是道歉和說明,「還欠我們一個光明的人生」。

一九三八年時和妹妹一起被送到澳洲的萊恩辛普森回憶,他們家在北英格蘭的新堡市,有一天父母看到廣告,說可以讓貧窮人家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他和妹妹便離開了父母,期待有更好的生活。

可是,新生活卻成惡夢。在大衛希爾撰寫的《被遺忘的孩子》書中,萊恩描述了他在澳洲兒童收容所內的廚房工作時,突然被廚子拉進廁所內強暴的內情。

他的經歷並不特別。從一九二○年到一九六七年,估計至少有十五萬名三到十四歲的英國兒童,在英國政府的「兒童移民計畫」下,被送到澳洲、加拿大等前殖民地。

這些小孩,或出生貧窮,或為私生子。推動這項政策的機構和人士,聲稱他們可以在前殖民地獲得更好的生活。

但事實並非如此。九○年代開始,愈來愈多長大後的「小移民」站出來陳述自己的經驗與悲痛。有的人被告知父母已死亡,長大後才發現並非如此,並在中年以後返英尋親。有的人則發現,他們的父母根本未被告知他們被送到千里之外,一直以為是被英國家庭收養。

一九八七年這些受害者成立了「兒童移民基金會」,呼籲英國政府調查這項世紀醜聞。但直到一九九八年,衛生部才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展開調查。

調查委員會陸續發現,英國政府從一九二○年代開始施行的「兒童移民計畫」的初衷,不只是為減輕貧窮兒童對英國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而已,還有提供勞工和勞力的目的。

調查還發現,該政策有種族歧視之嫌。一九五○到六○年的資料顯示,英國政府擔心前殖民地的白種人會逐漸成為少數族群,因而藉小移民政策把白種英國人送去。

面對種種真相,布朗告訴負責調查的特別委員會主席巴瑞恩,「此刻不道歉,更待何時?」但布朗政府在澳洲政府公開致歉後,才決定將表達歉意,已受到英國輿論強烈抨擊。

#父母 #兒童 #調查 #英國政府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