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沒聽過圖騰的歌,這回是在朋友邀約下看了金馬影展,才對圖騰留下深刻印象。去年看完《海角七號》後留下的疑問,也才找到了答案──玩團的煎熬與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想像。
《誰在那邊唱》的導演,是曾以《海洋熱》勇奪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與日片《少年手指虎》鬼才編導官藤宮九郎的另類顛覆相較之下,龍男說故事的方式雖然溫柔多了,卻同樣對「搖滾/龐克精神不死」陳腐命題提出了不一樣的觀看視野。
二○○三年誕生的圖騰,成員包括原住民主唱兼吉他手Suming、主唱查瑪克、吉他手阿新、鼓手阿勝、唯一的漢人貝斯手Awei。從紀錄片中看來,圖騰成立就是為了拿下海洋音樂祭大賞,他們花了三年時間達成目標,之後卻因Suming「劈腿」與世川另組艾可菊斯樂團,種下彼此互不信任的重大危機。
由於導演選擇以戲劇手法演出「退團」這場戲(實際重大爭吵不容易被外界看見),因此真實(玩團的快樂初衷、沒有收入的經濟壓力)與虛擬(圖騰團員痛斥Suming自私、連世川也要Suming歸還吉他)就在片中隨時交織。觀眾最後恍然大悟,原來最艱難的部分不在組團、而在退團,玩團最重要的已經不是音樂風格、而是溝通信任。
也因為如此,龍男才會在映後座談反過來向觀眾提問:看完這部片子後,你會討厭Suming嗎?當許多音樂電影、紀錄片都把主角英雄化之際,《誰在那邊唱》卻對「獨立音樂」重新提問:再怎麼「獨立」,也還是須要團員之間的「包容」。
看完《誰在那邊唱》後不只是感動,更會重新記起自己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跌跌撞撞走過來的日子。不論是不是音樂狂熱分子,都可以細細品味這些難與外人道的煎熬與掙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